(2018年12月10日)
在纪念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湘鄂西和湘鄂川(渝)黔革命老区的振兴与发展。从经济学意义上说,老区振兴,是一个关乎区域性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属于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到2020年,我国区域性贫困问题将要获得最终解决,但是,区域性发展问题依然存在,依然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老区振兴作为一个区域性发展的战略问题,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可以说,老区振兴实现不了,全面小康也就无法达成。老区振兴还是一个保住根本、传承红色基因的重大政治问题。保住根本、传承红色基因,不仅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也是一个物质文明建设的问题。老区的经济建设搞不好。或者是不很好,就会使老区人民群众感到心寒,产生离心离德的倾向,如果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党群关系,甚至影响我们党的执政党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当按照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要求,切实抓好老区的规划和建设,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当抓紧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勿使湘鄂西、湘鄂川(渝)黔等老区,在实现全面小康与推进现代化建设当中掉队。为此,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对湘鄂西、湘鄂川(渝)黔等老区的地位、作用,要重新认识,认识要到位,宣传也要到位。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土地革命战争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毛主席曾经总结“贺龙周逸群式”的工农武装割据经验,高度评价说:“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黔东革命根据地,是湘、鄂、川、黔、赣数省革命根据地斗争的有机组成和转换环节。在黔东苏区创建和木黄会师前后,湘鄂西、湘赣苏区红军进行战略重组,创造了丰硕的战果,为湘鄂西和湘赣苏区红军向湘鄂川黔苏区的战略转移,提供了一个立脚点;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提供了支撑点。湘鄂川黔边区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会师后,在湖南、湖北、四川(渝)、贵州四省边区创建的新苏区。根据中央指示,在大庸县(今永定区)成立了以任弼时为书记的中共湘鄂川黔省委,贺龙为主席的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贺龙为司令员、任弼时为政委的湘鄂川黔省军区。根据地军 民开展了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坚持了近一年的反“围剿”战争,不仅从战略上配合了中央红军长征,而且发展壮大了自己,红二、六军团达到4个师12个团,约2万人,成为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同时扩大巩固了根据地,以大庸、桑植、永顺、龙山为中心,包括四省边30余个县,成为“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苏区党政军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仅桑植一县就有1.3万人参加红军,2万多人为革命牺牲,“贺氏族人被反动派杀害的就有数百人,贺氏族人和亲属为革命牺牲的有数千人之众”。大庸县(今永定区)有6千多人参加红军,2万多人为革命牺牲。慈利县有5千多人参加红军,1万多人为革命牺牲。苏区涌现出不少父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妹妹送哥哥、全家当红军的典型事例。昨天,在桑植县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里,我们还听到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比如老红军侯青芝一家八口人踏上长征路的故事,袁任远家父子并肩长征、夫妻携手长征的故事,蹇先任、蹇先佛、蹇先超三姐弟同走长征路的故事,红二方面军长征路上三位断臂将军贺炳炎、余秋里和晏福生的故事,周素园老先生、外国传教士薄复礼和被俘国民党将军张振汉跟随红军进行长征的故事,红二方面军最小的红军战士向轩的故事,出生刚刚18天就与父母一起参加长征的贺捷生大姐的故事,红十八师为策应大部队长征而执行断后任务的故事,等等。在反“围剿”战斗中,我红二、六军团共吸引和牵制了国民党军86个团、10万多人,歼敌2万多人,其中俘敌8千余人,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湘鄂川黔边区革命根据地先后共有1.7万人参加红军投身革命,8万余人参加和支援红军作战,1万多人壮烈牺牲。在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的领导下,广大军民保卫苏区、建设苏区,取得了显著成就。根据地进行了必要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建设,推动了湘鄂川黔苏区的巩固与发展。至1935年9月,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其中心区域和游击区,加上黔东和鄂川边两个游击区,人口约200万。在战斗中,红二、六军团迅速发展壮大,达到4个师12个团,约2万人,其中红六军团发展到1.1万人,红二军团发展到9千多人,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成为长江南岸苏维埃运动的重要战略区域。今天,我们应当不忘初心、不改初心、不负初心,尊重湘鄂西、湘鄂川(渝)黔革命老区的历史,使之尽快全面享受应有的优惠政策。
二、要认真研究,尽快出台和落实湘鄂西、湘鄂川(渝)黔这两块革命老区的优惠政策。党的11届6中全会提及的“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根据地”,一共有12块,除了湘鄂西、湘鄂川(渝)黔之外,9块老区的政策早已得以落实,到2016年9月,川陕老区也进入了中央的振兴规划。在中央振兴革命老区的规划中,仅有湘鄂西和湘鄂川(渝)黔这两块老区被遗漏,这里的干部和群众对此很不理解。据了解,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湘鄂川(渝)黔各省市代表团已经将恳求国务院高度重视湘鄂西、湘鄂川(渝)黔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议案或批评建议提交给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也有委员就此发出了声音,提出了提案。人大议案、批评建议和政协提案要求国务院设立中西部过渡地带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出台特殊政策,制订详细规划,增加建设投入,改善民生条件,帮助湘鄂西、湘鄂川(渝)黔老区振兴发展。这是值得大大点赞的好事。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回应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议,研究制定新的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时,把湘鄂西、湘鄂川(渝)黔这两块根据地列上,使之榜上有名,尽快享受老区振兴与发展的优惠政策。
三、从历史上看,湘鄂西、湘鄂川(渝)黔等革命根据地是有机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为了尽快制定和落实国家的振兴规划和相关优惠政策,解决区域性贫困,推动区域性发展,建议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尽快组织湘鄂川(渝)黔等省市政府与国家相关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对接,一起研究,一起行动,尽快出台并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湘鄂西、湘鄂川(渝)黔等老区振兴发展的规划与优惠政策。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湘鄂西、湘鄂川(渝)黔革命老区的振兴与发展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