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革命老区建设好、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20〕16号),计划用3年的时间,在全国革命老区遴选1000个村实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塑形和铸魂,推动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点地区高度重视,创造性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将传承红色基因转化为村党组织带领村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打造安居乐业美丽家园的生动实践,实现了以组织振兴为保障的五个振兴协调发展,涌现出一批有辨识、可复制的红色美丽村庄。为了有序启动我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2023年4月11日、10月13日,区老促会在区内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区峡谷城文旅集团、舟白街道等相关单位先后赴湖北省咸丰县朝阳寺镇罾沟村、黄金洞乡金洞司村专题考察学习,现将考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他山之石:咸丰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经验
咸丰县已建成忠堡镇高笋塘村、清坪镇龙潭司村、高乐山镇白果坝村、黄金洞乡金洞司村、小村乡大村村、活龙坪乡活龙坪村、朝阳寺镇罾沟村、黄金洞乡麻柳溪村等8个红色美丽村庄。中央组织部为每个村投资300万元,整合地方其它项目资金,各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资金达到1000万元。
(一)赓续红色血脉,强化党建引领
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高规格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紧密结合新时代党的组织实际,健全“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调动其参建参治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罾沟村在创建红色美丽村庄期间,组织党员群众投工投劳2000余人次,自筹砂石料700余方、水泥50吨,自行拆除废弃猪栏牛圈等20余处,捐赠石磨、猪槽、铧口、蓑衣、风车等老物件60余件。县级部门积极配合,村民主动参与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人财物统筹使用,将红色美丽村庄与乡村振兴有机效融合。
(二)传承红色基因,强化教育功能
立足红色村庄特色优质资源,深入挖掘当地红色史实,树特红色文化元素。咸丰县保护性修复了忠堡大捷纪念园、红军墓、大村会议旧址等红色遗址遗迹22处、红色政治生活馆7个,凸显出“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四有特色。罾沟村是红六军团第18师“罾沟突围”主战场,也是红18师长征途中湖北境内的最后一战,以“拼搏”为主题实施红色遗址修复。金洞司村是贺龙领导的红四军战斗过的地方,新建占地面积250平方米的红色文化生活馆及100平方米实训基地,恢复重建金洞司村回龙寺苏维埃政权革命遗址、建设红军广场、树立革命纪念碑,以壁画的形式展现组建黑洞区苏维埃政权红色文化。咸丰县老促会为红色美丽村庄撰写《红色记忆》并策划展陈,再现红军踏平坎坷气势,重温军民鱼水故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不忘来路、饮水思源。
(三)点染红色风貌,强化阵地基础
以选优红色头雁、建强红色阵地、激活红色细胞、深化红色教育为目标,制定了建强一个红色阵地、统一一个红村地标、修缮一批红色遗迹、建设一个政治生活馆、增设一批便民设施、缔造一批美丽庭院、壮大一个主导产业、发展一个集体经济项目、打造一条红色路线、讲好一个红色故事等“十个一”建设标准,用好中央组织部及县级配套资金,统筹乡村振兴、农业农村、林业、文旅等各部门项目资金,提档升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6个,新建党小组活动室、文体广场、公共厕所、公共停车场等便民服务场所28处,优化村级公路17公里。走进罾沟村和金洞司村,便是红色的海洋。
(四)盘活红色资源,强化内生驱动
围绕“一村一品”的产业振兴思路,推进各村特色产业差异发展,谋划实施了白柚产业园、智慧茶园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3个,打造红色大坪寨院、韦家院子等美丽院落14个。罾沟村发展白柚1000亩、油茶500亩,金洞司村因地制宜建成茶园5460亩,提档升级花果庭院,打造红色院落、红色微景观等,建成光明坝露营基地、特色小吃街、休闲民宿等旅游实体。所到之处道路、庭院、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田野作物含笑,果园实压枝低,环境优美怡人,村民“三感一度”实现新提升。
二、高颜之璞:黔江红色文化资源概览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铆定“一城主导、两区示范、三核驱动、全域融合”的发展目标,“文旅美城”建设取得阶段成就,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在33A的景区方阵中高分亮相,红绿古俗相得益彰,擦亮了黔江“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金字招牌。
黔江是中国一类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植根于黔江大地。红三军、鄂川边红军独立团、黔江红军游击大队、红六军团第18师在黔江的革命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南和铁拳荡寇的狂飙行动,黔江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生动实践,革命先烈在黔江的金戈铁马和精神血脉,养浩了黔江丰富、独特、鲜活的红色文化。围绕“清新黔江-吸氧洗肺之旅”全国精品主题旅游线路,以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党史人物为出发点,遴选出有重大事件、重大影响、重要人物的村(社区),建设红色美丽村庄,推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正当其时。
全域的、纵深的、厚重的红色资源,还给予黔江集中连片建设红色美丽村庄的可能。比如舟白石门、箭坝、路东3个社区就可以S202为骨干,打造东起石门大店子、西迄路东十字路(加油站)的红色美丽村庄带,把土地革命、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串连起来。甚至还可以跨乡镇,如濯水镇黄泥沱红军渡、水市镇水车坪红军树,依托濯水5A景区、水车坪4A景区资源,植入红色元素,以红色为基底,打造红色、绿色、古镇、民俗交相辉映文旅融合示范片。
三、攻玉之器:黔江打造红色美丽村庄建议
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是中央组织部发起的一个创新建设项目,对于黔江革命老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文旅美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闻风而动,高效率申报我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
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项目为期3年,今年是最后一年,要立即行动起来,纵横捭阖,努力争取把我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纳入国家试点盘子。一是高规格成立领导小组。建议成立以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农委(乡村振兴局)、区文旅委、区老促会等相关部门、街道镇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委组织部,统筹协调全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二是系统化分解工作职责。按照建强基层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治理能力、改善人居环境的总体思路,将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人、财、物、事、时、空等各项职责科学合理地定制到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打出组合拳。三是快步伐开展前期工作。区老促会将于10月再版《红色记忆——黔江革命老区》,为摸清黔江红色文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要抓住今年最后两个月,尽快组织相关部门群策群力,进一步厘清黔江红色文化家底,分辨特色优势,提交高质量的申报报告,向上开展申报争取游说工作。
(二)量力而行,高标准规划我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原则,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前瞻性、差异化、可持续规划我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根据黔江红色资源秉赋,围绕阿蓬江流域,构建“一珠一链”红色美丽村庄体系,实施“五个一”工程,做靓红色美丽村庄集群,形成黔江红色美丽村庄辨识度。一是打造示范明珠。以舟白街道石门社区为主体,沿S202延伸打造箭坝、路东社区,把土地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黔江红色美丽村庄精品。二是沿江串珠成链。围绕红三军序列、红六军团第18师在黔江的革命活动,连线打造新建村、大路社区、桂花社区、柏杨社区、水市社区,形成沿阿蓬江红色旅游走廊。辐射推进杉岭社区、沙子场社区、杉树村、恩泽苑社区、脉东社区、渗坝村等,形成万山红遍的态势。三是形成五项成果。通过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建设一个红色政治生活馆、制作一部红色宣传片、集成一部红色故事、培养一支红色宣讲队、打造一条红色旅游+线路,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三)尽力而为,高品质打造我区红色美丽村庄单元
以建强红色村社党组织为重点,全面推进组织强村、产业富村、人才旺村、文化兴村、生态美村“五村”建设,主动融入乌江画廊文旅示范区和武陵山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带建设,将试点村社打造成基层党建的标杆、社会治理的样板、乡村振兴的示范,早日绘就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社会安的壮美画卷。一是建强基层组织。进一步夯实村社党组织战斗堡垒,深化“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把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范畴,锻造一个整体素质好、团结协作好、民主决策好、清正廉洁好、工作作风好的支部班子,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组织体系,不断彰显党建引领示范,不断增强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能力本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三感一度”。二是建特产业基地。产业富村,产业富民,产业发展是建设红色美丽村庄、乡村振兴的重点,在充分挖掘各村红色文化主题的同时,坚持“一村一案”,突出“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乡村休闲观光红色路线,建设红色美丽庭院,提档升级花果庭院及环境连片治理,形成红色美村、生态美村、产业美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三是建优个性文化。严格落实红色遗址遗迹等文物保护政策法规,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红色资源,抽取红色元素,总结精神实质,提炼文化内涵,做靓红色地标,做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把红色文化化作团结凝聚人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精神食粮,厚植爱党情怀,营造优秀文化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鼓舞人的浓厚氛围。(黔江区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