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促会动态

涪陵区老促会2013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4-03-12 10:01:48]

 

2013年,区老促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老促会的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好的成绩。荣获中国老促会授予的“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发展”先进单位和“全国老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一、深入调研,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搞好调查研究这个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的根本性工作,是老促会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有效助推老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区同步实现建成小康目标,主要抓了以下调研工作:一是开展综合性调研。集中近三个月时间,组织发改委、农委、交委、扶贫办等会员单位,深入到老区重点乡镇,围绕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困难与问题以及发展规划等,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研究后,又分别召开交委、农委、教委、卫生、文化、扶贫等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与他们沟通、协调、商量、探讨老区重点乡镇加快发展步伐、同步建成小康的应对之策。这次综合性调研发现各级对革命老区的认识还不够到位、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不十分明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贫困问题不容忽视、社会事业发展力度不大、革命遗址保护问题较多等方面,制约老区重点乡镇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认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老区乡镇社会事业投入、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注重革命遗址保护、加大对老区乡镇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扶持老区乡镇建设工作机制等七个方面的应对措施建议,特别是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对革命老区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对革命老区建设支持上“要在‘优先’、‘倾斜’上下功夫”方面提出了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报送区委、区政府以期推进老区乡镇发展决策时参考。二是对各级政府扶贫开发政策在老区乡镇的落实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发现,近些年党和政府的扶贫攻坚政策在老区乡镇落实较好,老区重点乡镇的贫困程度有较大好转。但贫困村面大、贫困人口多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主要是“十五”期间,老区乡镇的贫困村当时作为照顾优先纳入扶贫规划,每个村一次性享受30万元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贫困村也随着享受这一“政策扶贫”,被视为“整村脱贫”,再也不能进入下一轮扶贫计划。因此,新妙的开平、两汇、四合片区和罗云、大顺贫困村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我们将这些情况如实写入调研报告之中,报送区委、区政府,以期引起对这些问题的重视。三是与区烟草公司(局)一道对老区烤烟生产受灾情况开展了调研。2013年老区烤烟生产前期苗架长势良好,六月下旬至八月下旬,35℃以上高温持续时间达60多天,烟苗遭曝晒枯萎,至九月中旬,气温骤降,连续12天阴雨寡照,许多烤烟上部烟叶烂在田里,加之大风、病虫害比往年提早发生。数灾并发,烤烟生产受灾程度是10年来所少见,烟农损失较大,损失金额逾千万元。调研后形成灾情调研报告,及时向市老促会、市烟草公司(局)报告,为争取市上加大对我区烤烟生产的救灾支持奠定了基础。四是按照市老促会妇工委的要求,区老促会妇委会与区妇联一起开展了对老区重点乡镇留守儿童抚养教育情况的调研。区委、区政府对留守儿童抚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区委、政府每年要专门研究一次留守儿童工作问题,出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意见。每年财政预算留守儿童专项工作经费,在农村行政村、社区实现了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家园全覆盖,投入巨资建寄宿制学校,实施“饮奶工程”等关爱留守儿童项目,以及开展“代理家长”、“校村对接”、“企村对接”等多措并举,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是,留守儿童监护管理缺失、辅导帮助不力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同时,还将调研报告报送了市老促会、市妇联,以期引起关注。

通过对老区乡镇工作的调研,对其情况的了解,利用到市老促会开会向区委、政府领导汇报工作时所提要求,努力与乡镇、区级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共识后又多次主动向区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协商研究,争取纳入政府的决策和部门的年度工作安排,努力促成相关项目的落实。

二、发挥促进职能,推进老区乡镇项目建设

尽力发挥老促会组织协调职能,争取党委、政府领导重视,主动配合区级相关部门,落实老区建设相关项目,促进老区乡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生不断改善。一是配合区烟草公司(局)向市烟草公司(局)争取涪陵烟区惠民路项目建设35公里、每公里30万元,共计1050万元,其中老区罗云乡10公里300万元。同时,配合区政府办公室,协助区烟草公司(局)向川渝烟草公司,争取烟区的救灾补助资金30万元,用于老区烟农的生产补贴;二是在市老促会、水务局的支持下,努力争取中国老促会、国家水利部老区水土保持项目。该项目连续三年投资,总计5000万元,今年落实500万元。与区水务局商量并经实地调查后,项目主要在罗云乡铜矿山村实施。今年实施一期500万元项目建设,目前正在按规定程序组织实施;三是主动配合区财政局,加强对中央财政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成效突出。2013年争取项目资金共计349万元,比上一年288万元增长21.2%,比核定数额增长了一倍以上。我们在对2012年新妙、大顺、罗云老区乡镇的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实施情况调研的基础上,由老区乡镇拟定出初选项目,再与老区乡镇几经沟通协调达成一致,按照适当集中项目资金,保证重点项目实施和年度项目实施与重点革命遗址保护配套,形成规模,完善功能,发挥作用的原则,确定了2013年的项目计划,送区财政局审定下发。这些项目建成后,对我区开展红色旅游,传承革命光荣传统等将发挥积极作用。

三、组织协调会员单位支持老区乡镇发展取得较大进展

老促会会员单位数量多,分布广,资源优势突出。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一是积极协调会员单位区扶贫开发办帮助大顺乡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把大顺乡纳入政府坪上旅游核心区规划建设,大顺乡进入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同时,多次与大顺乡、扶贫办以及规划设计单位联系、商量,对落实大顺乡乡村旅游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主动向区政府领导汇报。区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对建设大顺作为坪上乡村旅游核心区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亲自主持区级相关部门评审了《大顺乡乡村旅游规划》。评审后,我们协调区交委、水务局、扶贫开发办等会员单位,为大顺实施坪上乡村旅游核心区建设出实招、办实事。区老促会也配合区财政局将2013年老区转移支付资金重点打造大顺乡革命遗址保护项目,使之与乡村旅游配套进行。二是协调会员单位区烟草公司(局)把罗云乡干龙坝村争取纳入市烟草公司(局)烤烟生产核心展示区建设,并促成罗云乡和区烟草公司(局)拟定了实施初步方案,并主动向区政府领导汇报,争取重视和支持。区政府领导责成区烟办、区烟草公司(局)完善项目及实施方案。三是协调会员单位区农委将罗云乡干龙坝村挤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并帮助罗云乡制定了“罗云乡干龙坝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意见”。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实施项目进行协商,并初拟会员单位支持发展落实项目的意见,2014年逐步协调落实。四是协调区水务局、交委、烟草公司等会员单位制定项目实施意见,积极争取国家、市上的烟区建设工程中的岩缝沟水库项目、80公里公路配套项目、罗云乡花堡洞水源建设项目等。五是支持会员单位辣妹子集团公司在罗云乡干龙坝村兴办榨菜生产企业等。支持区民政局对革命纪念设施按照保护规划认真组织实施。2013年,革命纪念设施保护在民政局的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的可喜成果。与此同时,协调党史办、文化、民政等会员单位对革命遗址保护给予关注,力所能及地投入资金和人员,支持革命遗址保护工作。

老促会会员单位,如发改委、交委、农委、科委、水务局、教委、文广新局、财政、民政、扶贫办等部门主动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老区调研,与老区乡镇党委、政府研究,并在“优先”、“倾斜”方面作文章、想办法,帮助落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项目,据初步统计,2013年对老区乡镇计划外安排项目15个,投入资金584.78万元,办实事投入资金225万元,有力助推了老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四、老区宣传工作力度加大,宣传成效显著

老区的革命传统、革命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老区宣传工作方面除加强平常宣传工作外,主要做了七项工作:一是和区委宣传部年初召开老区宣传工作会议,总结表彰上一年度老区宣传工作的先进集体与个人,对本年度老区宣传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二是与区委宣传部一道配合市老促会、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开展“中国梦·老区行”大型新闻扶贫主题采访活动。区老促会工作人员与市新闻媒体记者一道,分别到老区重点乡镇采访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市级各媒体采访报道了一批宣传涪陵及老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老区人民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不甘人后精神的稿件。三是与区委宣传部一道组织区内各媒体,开展“关注老区民生,支持老区发展”的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巴渝都市报、涪陵广播电视台、涪陵网等媒体的记者,集中三个多月的时间,深入老区乡镇村社,深入老区群众,深入机关企业等,采访报道了大量的老区乡镇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传承老区光荣传统,发扬老区精神,努力推进老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快发展步伐的好作法、好经验、好典型;区级各部门关心、支持老区发展的先进事迹。激发了全社会关心、支持老区发展的热情,凝聚了推动老区乡镇加快发展的正能量。四是编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论述》一书,节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同时期对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论述,为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及区级各部门、乡镇、街道负责人提供一本学习资料,以宣传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对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深切关心和高度重视。四是积极支持大顺乡拍摄《大顺·1927》电影,配合区委宣传部组织相关部门和部分专家学者对剧本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剧本作了两次修改后到现在外景拍摄已关机,正在进行室内制作。该电影2014年将在中央电视台和重庆电视台播出,为讴歌李蔚如烈士的革命事迹,反映涪陵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宣传涪陵,提高涪陵知名度,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六是积极支持老区乡镇与市、区主流媒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坚持对老区宣传的常态化。七是为了不断加强老区宣传工作,调动媒体记者和老区通讯员以及社会人士关注老区、走进老区、宣传老区的积极性,制定出台了《重庆市涪陵区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老区宣传工作考评奖励办法(试行)》,以激励媒体、记者及通讯员为老区多写稿、写好稿、多载稿,大力宣传革命老区。
   
五、老区专项资金的管理有所加强

按照重庆市财政局关于老区专项资金管理的要求,在区财政局的支持下,严格项目管理。一是对重点乡镇项目管理的专门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以确保项目申报、实施、检查验收、档案资料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二是严格按市区财政部门的要求,坚持按资金管理规定、项目申报原则,确定了2013年老区专项资金项目计划,并提出了实施项目的指导性意见。送区财政局审定后下发;三是组织人员对2011年和2012年老区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和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在检查验收前,要求各重点乡镇对专项资金项目在项目的规划设计、招投标管理、施工管理、资金使用、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自查,并写出自查报告。在区上检查验收中,各乡镇在上述几方面工作都严格按规定办理,资料齐全,项目完成质量较好,进度基本达到要求;四是对2011年、2012年个别项目规划设计内容不够合理的,及时与乡镇研究,并报财政局审定进行调项,保证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更加合理。

六、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换届后,新一届老促会班子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使之能适应新形势下老促会履职的责任担当。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秘书处给老促会工作人员订购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读本,并先后组织工作人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市、区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党风建设的八项规定、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革命老区建设的重要论述等。通过学习,老促会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热爱老区、关注老区、深入老区、服务老区,促进老区发展自觉有所加强。二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加强老区的妇女儿童方面工作,区老促进会成立了妇委会,进一步健全了老促会组织机构。妇委会成立后,立即开展工作。首先,与妇联、扶贫办一起组织老区乡镇部分妇女参加扶贫创业“串珠行动”编织工艺饰件技术培训,先后培训二期共60多人,老区妇女学习一技之长,增强了就业能力。其次,通过对老区留守儿童抚养教育问题的调研,除将调研报告报送市老促会外,并对新妙、大顺、罗云老区乡镇贫困学生的调查摸底后,向区“春雨”助学促进会推荐了12名贫困学生,得到“春雨”促进会的有力资助。再次,向市老促会推荐老区妇女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同时,为了建立完善老区乡镇老促会工作机制,协助老区乡镇健全了乡镇老区促进工作办公室,确定了分管领导,专门工作人员,落实了办公室和工作经费。同时还与老区重点乡镇共同研究制定了《涪陵区老区乡镇老促工作办公室职责》,使老区重点乡镇老促办履职有章可循,区、乡镇老促工作联系更加紧密,更为有效。三是修改完善了《区老促会会员联系办法》,加强了会员的联系。向会员寄送《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等资料,走访会员,与会员加强沟通协调,帮助会员了解老区建设发展情况,支持他们更加关注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区财政局、水务局、民政局、交委、教委、扶贫办、妇联、烟草专卖局等会员单位,积极配合老区的相关项目建设,以及扶贫、妇女儿童等工作,在自身职责的范围内,给老区乡镇大力倾斜,有力的支持了老区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老区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四是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换届后,老促会把工作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党的作风建设要求自己,遵循章程规范,深入基层、深入老区、深入老区群众,多作调研工作,多听取老区干部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凡事要与老区干部群众多沟通多商量,多为老区群众着想,扎扎实实服务老区人民。

区老促会工作一年来各方面工作虽都有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是在宣传工作中,引导媒体及记者、通讯员对老区的深度报道,充分反映老区的困难和问题不够;促进革命遗址保护和上档升级工作方面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老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实施达到年度要求还需加强等,这些都有待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正。

二〇一四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区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的第一年,做好二〇一四年的老促会工作事关重大。老促会工作的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区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三区一城,幸福涪陵“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把握老区乡镇同步建成小康这个主题,协调区级相关部门和组织会员单位,着力为老区献爱心、办实事、促发展,进一步加大促进工作力度,努力促进老区乡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这一要求,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坚持做好老区重点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工作。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调研:要搞好2013年对新妙等重点老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跟踪落实工作的调研,争取区委、政府领导重视,以促进调研报告中建设性意见得以落实,发挥作用,并协调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和动员会员单位发挥自身作用,做好相关工作;要着力对老区重点乡镇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项目开展调研,以促进其重点项目进入区政府及部门的工作,大力支持其实施;努力完成市老促会下达的调研工作任务。

第二,组织、协调会员单位进一步为老区办实事、促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尤其要加强与新妙、大顺、罗云等重点老区乡镇区级扶贫集团联系,滤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项目,有重点的组织会员单位按照“双赢”原则,一对一研究项目落实措施。组织协调会员单位,推动大顺乡坪上旅游核心区规划实施和罗云乡干龙坝村打造重庆市烤烟生产核心展示区规划建设。组织、协调会员单位和区级相关职能部门以及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革命遗址保护项目为主要内容的 “关注老区、支持老区发展”的献爱心、促发展活动。

第三,进一步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工作。组织区级相关部门和部分专家、学者对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设施的现状等情况进行调研,对革命遗址、革命纪念设施的保护、开发、利用,特别是重点遗址和设施的上档升级,提出具体的建设性意见,给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做好上档升级工作,为红色景区建设和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发展,为充分发挥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设施的革命传统教育的积极作用,努力做好促进工作。

第四,进一步加强老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实施的管理工作。争取2014年的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安排在上半年落实。要在年内对2013年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建设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要对这几年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实施情况开展调研,认真总结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建设管理的经验,并配合区财政局向市上争取更多的资金额度。

第五,进一步加强老区妇女儿童工作。积极配合老区重点乡镇和区扶贫办,组织老区乡镇相关人员参加“扶贫创业培训”。同时配合妇联推进老区妇女串珠、盘扣工艺饰件的培训和相关工作,让更多的妇女学到增收的一技之长。积极促进并参与区妇联在老区开展的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第六,进一步加强老区宣传工作。主要是在搞好常规性老区宣传工作的同时,动员网络媒体积极参与老区的宣传工作。要在对老区乡镇宣传报道的《专题》、《专栏》方面,协调媒体下功夫,并在老区宣传报道上做到广度与深度的结合,报“喜”与报“忧”相结合,加大对老区宣传的力度。要组织相关人员,编写介绍涪陵的革命遗址、革命人物的纪实性资料;整理、编辑反映我区地方革命史的当事人(或其后代)、见证人的访谈录,做好历史文献资料的抢救工作;要做好与《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签定《宣传协议》的落实工作,组织力量撰写全面反映涪陵老区和老区工作的稿件,加大对涪陵老区的宣传报道。要在加强老区乡镇宣传通讯员队伍建设的同时,探索老区宣传外包服务的方式,以加强对老区工作的宣传。

第七,继续加强自身建设。要坚持按章程办会,开展老区促进工作,始终不渝地坚持依法遵章办会的正确方向,努力发挥老促会这个特殊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要坚持老促会工作人员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学习制度,认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思想政治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坚持深入老区,深入群众,凡事需调研而行,坚持大事集体研究,具体工作按其分工,扎扎实实的为革命老区建设发展做好促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