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委区政府举行
《红军在黔江》纪念碑雕塑像落成典礼
2014年5月30日上午,区委、区政府在红军广场举行《红军在黔江》纪念碑雕塑像落成典礼。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粟永持,区委常委、区人武部部长陶少雄,区老促会会长李元忠出席,区级相关部门、区老促会领导和驻黔部队官兵、女子民兵、学校师生、部分市民参加,共1000余人。
上午9时,纪念碑雕塑像落成典礼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隆重举行,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粟永特宣布《红军在黔江》纪念碑雕塑像落成,区委常委、区人武部部长陶少雄代表区委、区政府致词,粟永特、陶少雄二位领导为纪念碑雕塑像揭幕,区老促会会长李元忠主持,纪念碑雕塑像落成典礼在雄壮的少年先锋队队歌声中落幕。
为了铭记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老区精神,2009年,根据区老促会的建议,区委、区政府决定在黔江城区修建一个红军在黔江的综合性纪念标志。经过多次选址、反复论证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在纪念红军入黔80周年之际,在老城区最繁华地段修建红军广场,并在该广场建立《红军在黔江》纪念碑雕塑像。由四川美术学院设计,投资230万元,由区城乡建委、区市政园林局负责组织实施,区老促会参与配合、提供相关资料,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该工程项目于今年4月底完工。
《红军在黔江》纪念碑雕塑像,碑座高1.9米,碑记宽3.3米、高1.2米、四面边框0.22米,寓意着红三军于1933年12月22日攻占黔江城;记载了红军在黔江的重要革命活动和在黔江老区战斗过的60位红军将帅名录,塑了红三军主要将领贺龙、万涛、关向应、宋盘铭、周念民、龚昌荣6位革命先烈的雕像。1933年12月至1936年1月,红三军和红六军团18师将士的足迹踏遍了黔江这片红色土地。贺龙军长曾四到水车坪,红军在黔江创造了奇袭大路坝、攻占黔江城、三进马喇湖、转战沙子场、围剿印合山、抢渡阿蓬江、苦战唐岩河、决战脉东山等战例,取得辉煌胜利,黔江成为创造湘鄂川黔边新苏区酉秀黔彭根据地的首创地。为实现红军战略大转移,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饮水思源,勿忘过去,弘扬传统,存史育人。《红军在黔江》纪念碑雕塑像的落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铭记红色历史,铭记革命先烈,铭记老区人民。利用《红军在黔江》纪念碑雕塑像,搞好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从中汲取知识,震撼心灵,启迪思想,激励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为黔江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感恩老区,回报老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