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美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育功能、价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响、线条及色彩流动的每一瞬间实施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从而激励人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但是,由于受音美教师严重匮乏及教师编制等因素的影响,使彭水县部分农村边远小学特别村小的音乐课和美术课未能正常开设。
为此,彭水县老促会采用“双师教学”模式,探寻教育扶贫的新思路,在县技术中心和森林希望小学的帮助下,摄制了部分小学三年级的音乐课和小学一年级的美术课,并先后在羊头铺小学、新场小学、太原中心校、张家坝小学,土塘小学、岩口村小、保安村小等农村边远学校进行试点。试试点情况表明,此授课方法非常适用,第二课堂学生的接受效果很好,不仅解决了边远学校音美专业教师奇缺的问题,而且能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到农村,不失为促进公平教育、培训专业教师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其特点是:
1、简便。只需一台摄像机将第一课堂的相对优质随堂课程实录后,把视频文件转存在电脑上即可,勿需特殊的制作技术,并可以无限复制,携带和传输都很方便。
2、实用。使用时只需用数投或电视机就可将录制的课程还原到边远学校。播放时可采用四种模式,一是直播。当地教师只需组织课堂纪律,让学生原原本本地学习,上课时间与录像课时间同步。二是点播。当地教师根据本地课堂情况的实际情况随时暂停播放,组织学生互动或细化知识点。三是编辑。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可对实录课程进行剪辑和填充,以适应第二课堂的实际需要。四是参考。将录像视频作为教学参考资料使用。
3、很接地气。第一课堂的老师和学生都是本县的,学生基础没有多大差距,第一课堂的学生能接受的知识和回答的问题,第二课堂学生在当地教师组织下同样能做到。
4、易于推广。双师教学视频的制作和使用都非常容易,如能分年级逐课进行摄制,定能形成系统的教学资源和教研资料,供全县所有学校共享。此法适用所有学科,县级甚至乡(镇)中小学校都可以选择相对优秀的教师进行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