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我有幸随团来到歌乐山,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歌乐山位于重庆西北郊,这里翠霭深浓,遇风雨则万籁齐鸣,丛林清响。又有谁能想像得出,这么优美的环境,却曾经是中外特务倒行逆施的大本营;这里曾是关押、迫害、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人间魔窟;这里曾是人们谈虎色变的神秘禁区。
瞻仰烈士们的牢房,略晓烈士伟绩,深感今日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颇受教育。但愿在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有更多的同胞们在这里唤起民族自豪感,在通往住信息时代的路上发出更多的光和热!愿烈士们永垂不朽!
感先烈之功,怀先烈之义,烈士血凝万代心。有人说:烈士们生得伟大,死得并不划算,因为死并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我们不否认不死对先烈们并非不是一种选择。但在光明与黑暗、民主与专制、自由与压迫的博击中,需要勇士的冲锋,需要战士的流血,需要英雄的献身。倘若没有勇士、战士和英雄,那么可做出的选择就只能是在真理面前沉默,在专制压迫面前顺从。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革命能否成功,新中国能否建立?
我们的先烈,他们也珍视生命,也热爱生活,他们懂得爱情,他们追求幸福。但是,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他们……
“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这是周从化烈士的选择;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是车耀生烈士的选择。
先烈们的这种选择对我们的社会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一种崇高的、伟大的行为。他们用个人的牺牲换得了大多数人的幸福。他们的选择不仅光荣,而且壮丽辉煌!
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面貌、道德风尚,都有着古往今来不断继承发扬的过程。在昨天、今天、明天的历史进程中,红岩英烈的伟大精神将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和巨大的激励!
有的同志会问,什么是红岩精神呢?我可以告诉大家,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红岩精神是中华民族昂奋达观、坚忍不拔、弃旧图新、勇于奉献精神的延伸、积淀和升华。2、红岩精神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伟大民族气节的集中体现,是对人生最大的理性认识。红岩精神最显著的特点是“出污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红岩精神的最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在于此。红岩精神最主要的内容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伟大斗争精神和高尚的气节,是红岩精神中最珍贵最主要的内容。烈火中永生是红岩精神最突出的本质,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丰富的生命意义。
在我们大力发展经济,向高度物质文明社会迈进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出现许多与我们良好愿望背道而驰的社会现象。一些人对人生的认识走入了误区,人被金钱所异化,为弄钱可不择手段。在这种风气下,部分人的生活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在麻将桌、歌舞厅甚至在毒品里消耗掉自己的人生,有的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种状态对我们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一种逆反和阻碍。社会要进步,必定要寻求精神的支撑。以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表现出的一种高昂的精神再造我们的时代精神,是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严肃而紧迫的课题。
革命志士在阴暗的地牢里,在恐怖的环境中,至死不屈,用自己的鲜血和年轻宝贵的生命捍卫了党的尊严,用顽强惊人的毅力同敌人做不懈的斗争,为党为人民奉献了自己最后的力量。他们对敌人充满了仇恨,但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身躯,同样有人间柔情,对自己的妻子儿女,对自己的父亲母亲,他们同样有着常人那种深沉的爱,这种爱是伟大的,是基于爱国的基础之上的,是纯美高尚的。
作为21世纪的年轻人,我常常地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优越,比起他们的地牢,我们的办公环境是多么的宽阔明亮,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真是生太幸福了,我们绝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作为一个和平时代的国家公务员,我常常深深感到我双肩上的重担,心头的重压促使我下定决心加倍努力工作,以告慰先烈们的在天之灵。
参观回来,我的心情很沉重,但同时又兴奋,因为这使我更加明确人生的目标,在我的面前,是一条光明的大路,但坎坷在所难免,我下定决心走过去。
任羽利
2002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