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经验

彭水老区五项政策助推红薯特色支柱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 [2011-04-12 14:13:24]

  新华网彭水频道(记者 陈胜勇) 按照“做特做优”的原则,今年我县制定五项政策,力争种植红薯30万亩,把红薯产业打造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山区特色支柱产业。

    一是建立红薯产业发展新机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规模化生产,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变分散经营为集约化经营,率先在汉葭、郁山、保家、新田、靛水、长滩、高谷等交通便捷的乡镇推行“联户+连片”种植;实行“订单收购+保护价收购”。

    二是出台红薯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一方面农户在玉米地或红高粱地套种植改良薯且符合种粮大户条件的享受种粮大户补贴政策。另一方面建立改良薯种扩繁基地。2011年建成改良薯种扩繁基地10000亩,种子由县财政统一采购,种款由县财政按1.00元/斤标准补贴,选择优势乡镇集中发展。

    三是推广科学生产技术。引进优良红薯新品种,普及尖端苗早栽、提埂栽薯、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综合技术,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努力实现增产增收。

    四是积极推进L-乳酸加工项目,努力提高薯类产业的附加值。对年加工淀粉能力500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由县财政一次性补贴50万元。

    五是积极扶持粗加工大户。经核准建成年加工淀粉能力1500吨以上的加工大户,每户补贴3万元;属新建厂房的,每户另补贴5万元。

    今年在已建成1万亩高淀粉薯种扩繁基地的基础上,使改良薯面积达到15万亩,全县力争完成红薯种植面积30万亩,实现原始产值3.75亿元,工业增加值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