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经验

苦寻骨干产业 期望持续增收

发布时间: [2011-04-16 08:29:33]

  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 汪 然)“发展金银花种植,是为了解决我镇一直以来缺乏骨干产业的问题。”日前,城口县明通镇镇长黄鹏举介绍,自2010年“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开展以来,该镇发展了一些项目,都没能形成规模,而去年末开始起步的金银花种植业有望打破增收“瓶颈”。

  据了解,最开始在选择增收骨干产业的问题上,明通镇的干部们很犯难。传统的产业项目不少,例如中药材、茶叶等,但规模都较小,很难打造成优势项目。因此明通镇在2010年选定了茶叶种植、山地鸡养殖等多个产业进行发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年户均增收超过3300元,比前年户均净增37%。

  “各项产业都有发展,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全面开花’的好局,其实存在很多问题。”黄鹏举说,骨干产业尚未形成,万元增收存在后继乏力的危险。

  经考察论证后,明通镇发现自身的地理气候环境非常适合金银花种植。2010年9月,镇里设立金银花产业发展办公室,把金银花作为全镇核心产业来着力打造。黄鹏举告诉记者,选定金银花作为核心产业,除了看中其本身的发展前景,更因为它能够“激活”明通镇的传统中药材种植项目。

  明通农户一直有种植白芍、桔梗等中药材的传统,但规模不大,主要是因为当地环境离这些中药材生长的最佳环境还有差距。“但若在金银花基地间作白芍、桔梗等本地药材,可以使它们获得最佳的生长环境。”黄鹏举说。

  据了解,明通镇今年的间作中药材规模将达到3000亩。通过药材间作技术,两年生的白芍亩均产值将在4000元左右,一年生的桔梗亩均产值在3000元左右,比传统种植技术亩均增收超过30%。而金银花在种植后的第三年将进入丰产期,亩均产值可以达到7000元。预计到今年10月,全镇金银花种植规模将达到7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