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经验

涪陵区贫困村资金扶持采取新举措

发布时间: [2011-07-15 10:28:39]

     财政扶贫资金怎么分配,这笔资金在村上又如何使用呢?日前,来自涪陵区同乐乡解放村等9个贫困村通过演讲答题的方式,竞争由财政补助的15万元的财政扶贫互助资金。

    一小时演讲竞争    6村成功入围

    据悉,自2008年10月开展贫困村资金互助会试点工作以来,涪陵区努力探索、完善并坚持执行了“实绩竞争入围”+“五联动”(会员诚信、理事责任、规章履行、产业基础、行业监督)的试点运行机制。其中,“实绩竞争入围”,改变了过去由空洞的演讲来一锤定音的惯例,将前期筹备工作实绩成果(资料、图片)和现场演讲进行综合考评。

    在当日的竞争入围会上,来自同乐乡解放村,龙潭镇团田村、石垭村,马武镇外坝村,新妙镇庆林村,蔺市镇梨香社区,李渡街道百花村,清溪镇青龙村,焦石镇大溪村的拟任互助会理事长、执行组长,以及会员代表共计27人参与了入围竞争。由区财政局、区扶贫办、区民政局组织专家进行了现场评议。区纪委、区监察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现场监督。重庆市扶贫办资金计划处和市财政局农业处相关负责人受邀前来观摩。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演讲答题竞争,最终李渡街道百花村、清溪镇青龙村、焦石镇大溪村等6个村入围。

    “实行竞争获得扶贫资金,这种形式公开公平公正,也促使我们基层干部更好地用好用活扶贫资金,发挥扶贫资金的真正作用。”马武镇外坝村支部书记曾芸风说。

    可在多种项目    推行这种模式

    重庆市扶贫办资金计划处副处长熊亮表示,今后在扶贫项目上,比如片区开发、产业资金、高山移民等都可以推行这种模式,促进全市整个扶贫项目的公开公平竞争。

    “有利于公开公平地分配财政资金,避免财政资金分配的随意性,激发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市财政局农业处处长彭涌认为,这种模式最大限度调动了贫困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和巩固了他们对互助资金的理解和认识。环环紧扣的“五联动”试点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出理事会和会员的作用,严格到位的行业监督,确保了互助资金的安全运行,并有效推动了贫困村产业发展,成为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个引擎。

    据了解,今年重庆市新启动455个互助会资金试点村,全市互助会试点村达到1150个,新增安排资金8000万元。进一步缓解了贫困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紧缺的状况,推动了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长效减贫与发展机制的形成。(实习生 吕浩然 记者 徐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