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经验

石柱老区近“七成”贫困村有“土银行”

发布时间: [2011-09-15 15:52:43]

覆盖32个乡镇67个贫困村   资金总规模达1100万元
 
    “为缓解贫困户发展生产融资难题,跟上‘共富’的步伐,石柱老区‘十一五’规划的100个贫困村中已建成67个‘土银行’——贫困村村级互助社,资金总规模达1100.95万元。”近日,石柱老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贫困群众的贴心银行
     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是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缴纳的互助金为依托,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在贫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互助资金真是救命草啊,我的养鸡场全靠它垫底起步哟。”提起互助资金,三河镇万寿村万寿组养鸡大户谭洪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向互助社借款手续简单,提出申请后,只要联保小组的成员同意就可以了。”大歇镇干柏村支书王应海说,贫困户贷款额度小,单笔借款一般不超过5000元,到银行贷款手续麻烦,“土银行”成了贫困群众的贴心银行,互助社的成立不仅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还密切了干群关系。
创新机制
鼓励贫困户贷款
     石柱老区自2007年3月启动贫困村互助资金以来,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扶贫资金与农民生产经营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坚持“四原则”切实规范了互助资金运行。一是坚持贫困户优先原则。优先选择群众有发展愿望、村级战斗力较强、贫困程度较高的村作为试点村;发放贷款时,贫困户优先。二是助推产业发展原则。贫困户向互助社所借款项优先用于农村种养殖业。三是严格程序、公开公平原则。严格按照程序借款,对每月借款还款情况进行公示,确保阳光操作。四是加强管理与监督原则。县级指导部门定期对互助社资金运转情况进行现场监测。
    为了鼓励贫困户积极贷款,该老区还创新机制,将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与小额到户贴息贷款有机结合,凡纳入整村推进村的贫困户向互助社贷款利息全贴。
增加23个
资金规模达1100.95万元
    据悉,今年石柱老区新增设23个互助社,对运行良好的龙沙镇石岭社区互助社、大歇镇干柏村互助社、沙子镇卧龙村互助社分别追加了1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目前全县已经正常运行的互助社有44个,即将运行的互助社有23个,入社农户2843人,资金总规模达1100.9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60万元,农户入社资金40.95万元。(向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