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经验

发展现代烟草产业 促进老区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 [2011-09-29 08:40:52]

——水市老区人民发展烤烟生产得实惠
 
     黔江区水市乡是土地革命时期贺龙元帅四到水车坪,从事革命活动的著名老区,曾是有名的贫困山区乡。这里的变化如何?最近,我们对水市老区“发展现代烟草产业,促进老区共同富裕”进行了专题调研。
     该乡幅圆面积103平方公里,辖8村,46个组,3335户,12495人,耕地面积19942亩,人均耕地1.6亩,多数分布在海拔1200米高山台地,森林覆盖率达62.5%,有得天独厚种植烤烟的生态自然环境。
     近几年,水市乡党委政府狠抓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确立了“以烟兴水市,兴烟带多业,以烟促发展”的烟带战略,紧紧围绕“保规模,强科技,上质量”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现代烟草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已成为国家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湖南中烟·白沙黔江水市基地单元。2011年该乡8个烟区村,28个组, 45个种植单元,1600户烟农标准化种植烤烟11690亩,20亩以上烤烟种植大户272户,其中120亩以上家庭农场户2户。今年虽然遭受冰雹、大旱,预计收购优质烤烟3万担,比去年增产11%,产值可达2700多万元,比去年增长28.5%。
     水市老区发展现代烟草产业,不但对国家作出了贡献,而且老区人民得到了实惠。一是对国家作出了贡献。近几年已向国家缴税2000多万元,今年又将缴税近600万元。二是老区人民的收入增加。今年,全乡烟农户户均纯收入可达16800多元,其中,烤烟种植大户杨爱华家可收入20万元,创历史新高。三是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有70%烟农新建、改建、扩建新房;村村组组通公路(硬化),有70%的烟农户通机耕路;65 %农户吃上清洁卫生自来水;电、电视、电话(手机)入户率分别达到100%、100%、80%。四是促进了公共福利事业发展。全乡乡村学校基本完成了软硬件建设,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乡村组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完善,参保率达100%,养老保险全覆盖,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全面开展,坝坝舞、健身操红红火火,社会和谐稳定,多年未发生治安案件。
      水市乡在发展现代烟草产业,促进老区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坚持发扬老区精神,在“苦”字上下功夫。主要体会有四点:
     一、党政苦抓
     烤烟是水市老区人民受益,财税增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几年乡党委政府把发展现代烟草产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紧紧围绕“万元增收”目标,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烤烟生产上,举全乡之力,上下齐心苦抓烤烟产业,并制订了一系列发展烤烟生产的具体措施,实行分工负责制,书记乡长负总责,领导成员包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责任;把干部“三进三同”、“结穷亲”放到烟区,把干部考核与烤烟增产挂钩,奖惩逗硬兑现。
     二、群众苦干
    烤烟生产季节性强,技术性要求高,生产周期长,实施集约经营,户标规模生产,劳动强度更大,群众反映种烤烟比一般种植业工作量大几倍,加之今年遭遇大旱、冰雹袭击,烟农的辛苦程度难以想象,要连续苦干实干200多天,正如烟农罗应国激动的说:“今年种了40多亩烤烟,有望收入突破10万元,感到非常高兴。但是种烤烟不容易,我把两个儿子叫回来,还请亲友帮忙,苦干228天,鞋子磨破几双,手脚掉了一层皮,才得到丰收”。
     三、科技苦学
     现代烟草产业靠科技支撑,对科技要求很高,乡党委政府为了普及种烟科学技术,在烟草分公司,烟站的密切配合下,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技术培训班(会),实行分级培训,乡培训到村组,村组培训到户到人,关键季节组织科技人员现场培训,全乡1600多户烟农都普遍轮训2-3次,参培5000多人次,科技普及率达100%,今年地膜栽培烤烟面积达92%,漂浮育苗率达100%,葱式壮苗率达83%,统防率达100%,由于科技普及率高,今年上等烟可达55%以上。
     四、公司苦帮
     水市乡成为国家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湖南省中烟·白沙黔江水市基地单元,真是来之不易,主要靠市区烟草公司长期苦帮的结果。黔江分公司采取五种措施苦帮:一是烟房配套建设,补贴1163万多元,建成KH-8烤房226座,密集KH-3烤房512座;二是烟水配套,补贴1681万元,建烟水池484口,可蓄水18.5万立方;补贴64万元,修排供渠54条,长6033米;补贴438万多元,建管网177条,长36.8万米。三是烟路配套建设,补贴431万多元,修建烟路14条,长3.2万米;四是育苗棚配套,帮助修建16个育苗棚,补贴640万多元;五是烟机配套,补贴128万多元,购置烟机185台。(黔江区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