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经验

秀山老区小小互助金撬动大扶贫

发布时间: [2012-04-19 10:21:00]

    秀山网讯 如何解决贫困地区农民在发展产业中的资金短缺难题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非常关心的话题。近年来,秀山抓住国家和市上扶贫政策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扶贫互助资金的“酵母”优势,有效解决了这一瓶颈问题,激活了贫困农村产业发展,使一大批贫困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魏华东是龙池镇杉木村村民,一直想通过发展畜禽养殖业来增加家庭收入,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2009年,魏华东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东借西凑了十来万元准备搞生猪养殖,当他费尽心血把圈舍建好后,却发现自己已经山穷水尽,根本没有能力再去购买种猪了。
    向银行贷款需要抵押,亲戚朋友那儿也借过了。正当魏华东一筹莫展时,村里刚刚成立不久的扶贫互助协会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据了解,2008年,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和重庆市相关政策,给予每个特困村15万元的扶贫互助资金。
    根据有关规定,村里要成立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由协会来管理这笔资金,村民要从协会借到互助资金,还必须先加入协会,缴纳互助金。会员在借款时,只要有5名会员予以联合担保,就可以顺利借到不超过5000元的互助资金。根据有关政策规定,会员在借款以后,必须在一年内偿还本金,并根据协会章程规定缴纳资金占用费。
    有了这笔钱,重新点燃了魏华东的创业信心,他从外地引进了4头美国大约克种猪回家发展,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现在魏华东的养殖场已经有22头母猪、80余头商品猪、60余头小猪仔。仅凭仔猪销售这一项,每年就为他带来不少的收益。
    魏华东的创业经历是秀山扶贫互助资金受益者的一个典型代表。据了解,从2008年以来,秀山共在59个贫困村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总资金达到1075万元,对于贫困地区农民发展产业起到了“酵母”和“种子”的作用,有效激活了农村产业的发展。以龙池镇杉木村为例,全村已有75人加入互助资金协会,让不少农民通过互助资金发展起了金银花、土鸡、生猪等产业,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龙池镇杉木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理事长付恒洲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已经产生资金占用费13906块钱。加上互助资金的收入20400,加上国家投入的15万,目前已达到了18万多的收入。从09年的人均纯收入3780增加到现在4280元。”(记者 肖登峰 刘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