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柱网讯(首席记者 谭华祥 通讯员 李绍然)“今天计划到蔬菜基地干活的朋友们,请带好锄头哦……”6月19日早上,马武镇腾龙村境内的下楠坝,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管理中心的高音喇叭刚刚播出通知,当地农民工就从四面八方会聚到蔬菜基地里忙开了。
“在这里干活的是当地的农民,他们既是蔬菜基地的工人,也是该中心的股东。”该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一片铺满鹅卵石的荒河滩。2001年春,当地政府发动群众改河造田,并将其分配给一些农民作承包耕地。蚕桑产业因市场原因萎缩后,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建成蔬菜基地。
基地建起来了,但分户经营效益低下,一些管理不到位的农户还“倒贴二百五”,呈现出土地撂荒的趋势。为做大蔬菜产业“蛋糕”,2010年冬,马武镇政府创新土地经营,鼓励农民以土地作股资入股,引进业主集约化经营,农民进公司当工人,年终按入股土地多少分红。
2011年春,马武镇下楠坝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管理中心在马武镇腾龙村挂牌,100余名用土地入股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股东,也成为工人。随后,业主投资30余万元,按照土壤、保水情况等进行规划,落实优质蔬菜种植计划。
“去年,我在基地务工收入了2000多元,年底还分了300元的红利,家里的其他农活也兼顾了,土地入股硬是安逸哟!”该村农民谭世明说。
“荒河滩上栽活了‘摇钱树’,土地入股的政策好!”大家都这样说。据了解,以土地入股建成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成功转移了一批劳动力,千百年来以土为生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产业工人。近两年来,有100多当地农民在该基地就地打工。仅此一项,全村年均增收200多万元,已造就了22个万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