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经验

石柱老区办群众满意的卫生事业

发布时间: [2013-10-24 14:17:24]

 

 特约通讯员 谭华祥

革命老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集民族自治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县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民贫县穷是该县最大的县情,群众就医难,就医贵成为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阻力。

面临复杂的县情,石柱县如何突破瓶颈,办出群众满意的卫生事业?

“作为建设中的渝东枢纽门户,与之相配套的公共医疗卫生事业也必须相应跟进。”石柱县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县不断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在逆境下努力发展经济,在改善城乡群众就医环境,推进城乡医疗网络体系建设上做文章,有力推动全县卫生事业提档加速。

网络覆盖: 打造“一乡一院、一村一室”卫生医疗体系

新建的4层楼房里,整齐地摆放着多张张病床,雪白的墙壁和床单,还有统一配置的电视等娱乐设施……在石柱县沿溪镇卫生院,笔者看到,这么一家乡镇卫生院不仅基本设施配备一应俱全,还新配备了心电图仪、彩超等仪器检测设施等,小镇居民不用再频繁地往县城里边跑,就在家门口就能基本解决就医问题。

“现在的就医环境可是和以往有天壤之别。”沿溪镇居民谭文山说道,以往卫生院只有一个门诊治疗室,仅仅能解决一些发烧,感冒的小病。不少居民嫌跑县城远,就医贵,往往小病拖成了大病。“现在好了,在这里,我们不用大病小病都往县城里头跑了。家门口就医,又方便又实惠。”谭文山说道,不仅减少了奔波劳累,也让子女可以放心工作了。

“石柱是农村人口大县,农村群众的医疗问题,我们一直作为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大事来抓。”石柱县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为让农村群众能享受到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该县花大力气、投入大量资金强化医疗卫生基层机构建设。

截至目前,在全县32个乡镇卫生院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达标基层上,又对黄鹤、冷水、枫木、三河等乡镇卫生院进行扩建;全县195个行政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中,将在年内全部建成。并启动撤村并组的自然村卫生室建设,力争三年实现300户以上自然村卫生室全覆盖。

通过推动硬件设施提档升级,该县基本建成“一乡一院、一村一室”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乡镇卫生院标准化率已达100%。今年,全县村卫生室标准化率也将达到100% ,有力推动了统筹城乡医疗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还建立起了政府购买村级卫生服务新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村卫生室合理补助,形成了公共卫生,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一次诊疗费等多渠道补助格局。

“我们紧跟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以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目标,不断推动基本卫生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着力缩小城乡居民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差距,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全面、协调、统筹发展。

深化改革:让群众看病不再难,不再贵

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石柱县门诊均次费用118元,出院者平均费用3042元,其中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次均费用51元,出院者平均费用997元,县级医疗机构门诊次均费用171元,出院者人均费用5512元,均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这表明,该县在控制患者医疗费用,降低群众就医成本上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问题。以往,由于医药费高,不少群众大病当小病治,小病就拖,往往最后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特别是,作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群众就医贵的问题更显突出。

对此,石柱县高度重视,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不降低、医疗安全不打折的基础上,用足资源,控制源头,管住终端,着力加强医药费用控制工作,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其中,我们在管住终端中,严格控制单体医疗机构费用,让群众能真正感受到‘便宜就好医’的实惠。”该负责人说。该县在县级医院实施总额复预付制,通过增加临床路径专业和病种数量,扩大临床路径覆盖面,规范医疗行为,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日,积极探索住院床日付费制、全面推行一次诊疗费制。

同时,该县卫生局还全面推进绩效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行成本核算控制,强化了关键科室和关键环节的控费责任,将成本和费用控制纳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促使医务人员自觉控制费用。

此外,该县还深入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监理处方点评制度,动态监测抗菌素和高值耗材临床使用,持续开展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回落专项治理活动,强化医德医风的长效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遏制了患者就医负担不合理上涨,控制了医疗费用。

创新探索:“3+X”团队服务综合管理模式让慢病管理更到家

“老汉,该查血压了哈。”8月的一天,尽管天气还很炎热,但是家住下路镇高坪村的谭碧德仍旧准时上门给公公测量血压。她的公公今年已经76岁了,患高血压已经18年了。

“以前我对这方面知识一窍不通,后来镇里的医生对我们进行了培训,现在就由我来充当公公的保健员了。”谭碧德乐呵呵地说到。而她提到的正是石柱县正在推行的慢病管理新举措。

原来,该县将高血压防控作为了慢病控制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家庭自控”的方式,还发动家庭成员,特别是家庭主妇监督家庭高血压患者定期测血压,按时服药。

“这些家庭成员经过培训不仅能使用血压计,同时还能在日常生活中调整饮食生活习惯,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该县卫生局负责人介绍说,例如,家庭妇女可以控制家庭用盐用油量,对患病成员进行戒烟限酒等自控,极大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对慢性病的控制。

“家庭自控”只是该县“3+X”团队服务综合管理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其中一环。近年来,该县为加强对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疾病的控制力度,探索出以党政牵头、医疗机构专业指导和家庭自控三线管理模式,收到了明显成效。

除此之外,该县在高血压干预中,还把健康教育宣传作为了“X”的重点,将健康宣传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医院,进家庭活动贯穿主线,将每季度举办一次高血压专题讲座,开办宣传栏和黑板报以及面对面进行健康宣传,做到对高血压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