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经验

黔江革命老区“12345”舞好三农发展指挥棒

发布时间: [2014-05-25 07:29:54]

 

突出“一个”地位。科学划分生态旅游发展区、生态农业保护区,明确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双重使命,按照“项目跟着功能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思路,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园区、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等重点任务上用好用活财政政策,整合资源提质效,找准支持的方向和重点。

围绕“两项”工程。一是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加强项目监督检查力度,按月通报监督检查情况,推进农村山坪塘整治和其他水利项目建设;严格资金管理,将工程验收合格作为资金拨付的必要条件。二是加快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设。支持仰头山、五陵仙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把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样板工程,促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发展“三大”产业。一是巩固,支持生猪、蚕桑、烤烟等传统骨干产业,把资金扶持和导向作用体现在产业布局、治理污染、加强管理、充实技术等方面。二是择优,发展猕猴桃、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特色效益产业,重点支持规划研究、技术支撑、校企合作等。三是挖潜,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打造黔江生态旅游名片,建设美丽乡村。

推进“四大”改革。扎实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给予产业、项目等精准帮助;以风险补偿机制扩大三权抵押和地票交易,激活资本活力;开展土地撂荒工作,以奖代补扩大规模,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创新农村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落实“五条”举措。一是扩宣传,将惠农、惠民政策的标准、申报程序等内容,以手机短信的形式“点对点”送到群众手上;二是重监管,进一步规范涉农资金管理文件;三是争支持,加大对政策资金的争取力度;四是强管理,加强对涉农直补资金、保险资金的管理;五是严检查,定期与主管部门联合开展检查,严防截留、挪用、套取财政补贴资金。(通讯员:冉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