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随着山区父母离乡进城务工、经商人数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如何关注流守儿童健康成长,切实解决山区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生活保障、心灵成长等问题,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兰桥镇关工委,实施“433”工程,打造关工委品牌,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实施“433”工程 打造关工委品牌
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山区的孩子们
——革命老区秀山兰桥镇关工委创新留守儿童管理新模式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刘发生、陶继伟报道)“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山区的孩子们,把学校、社区变成留守儿童温暖的家,实施“433”工程,打造关工委品牌,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亲情、友爱,不再感到孤独。”这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兰桥镇关工委,自今年2月以来,创新留守儿童管理的新模式,很受山里人欢迎。
实施新模式:“433”工程深得人心
今年初,兰桥镇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镇中心小学校、中学实施“4+1”模式,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推进“4”项制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心理情感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确保留守儿童学习不掉队、生活有保障、心理更阳光;“1”:实施营养健康工程,为每一名乡村中小学生,早餐免费提供“一个鸡蛋”名曰“爱心早餐”。
推进“3”个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各村(居)公共服务中心的农家书屋、络远程教育平台、健身活动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业余时间的学习和娱乐硬件条件;二是深入实施教育改革,撤点并校,推动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建设规范的寄宿制和完全制教育学校,提高中小学生寄宿学习生活条件;三是在各学校建设亲情平台,鼓励留守儿童每月写一份感恩信和打一次亲情电话,并开放网络电脑室,供留守儿童通过QQ网络工具,与外地的父母进行“亲情互动”。
落实“3”个帮扶:一是走访帮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该镇组织各村(居)党员干部开展入户走访,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开展摸努并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家庭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基金帮扶。由驻镇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志愿者等募集资金,设立留守儿童帮扶基金,重点资助贫困、特困留守儿童家庭;三是教育帮扶。积极向县教委关工委争取,作为市属重点中、小学对乡村小学开展教育帮扶活动,着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助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社区活动室:解决了“无家可归”的难题
兰桥镇关工委制定了《兰桥镇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实施办法》,分别在留守流动儿童相对集中的村寨,建立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为活动室配送兴趣图书、学习光盘、体育用品、部分书柜、桌椅及乒乓球桌等。
各活动室统一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制定了活动室管理制度、关爱活动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日常管理。
留守儿童大家庭:解决了“没有家长”的难题
兰桥镇关工委要求各村居成立了领导小组,确立了联络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制度,并组织教育、工会、共青团、计生、卫生等部门参与,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志愿者队伍,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开展帮扶活动。
镇上还建立了妇女儿童之家,30多名文体爱好者组成的“爱心妈妈”健身队,常年带着她们结对的留守儿童一同运动、学习,弥补了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
在兰桥镇,中、小学生寄宿学习生活条件大有改善。住校学生住上了公寓,毛巾按编号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一起,洗漱用品一字排开,厕所里闻不到异味。
生活辅导老师和学生都把它当作了自己的家,一天24小时和学生吃住在一起。学生除了寒暑假,就只有五一、国庆各放周假,其余时间不放假,老师周末都没有了。在冬季,老师早晨6:30分到校,晚上20:30回家,一天14个小时都陪伴着学生,让同学们亲身经历爱心家长的温暖。
山寨爱心妈妈:解决了“管教不够”的难题
兰桥镇关工委确定了30多名乡村干部、任课教师和社会热心人士,担任“爱心妈妈”。
“爱心妈妈”采取工作“四经常”活动。即: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经常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经常让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孩子同玩耍共学习;经常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让爱心助成长,留守不孤单!
在兰桥镇中心小学校,一年级同学杨晨曦,曾患过自闭症,父母忙着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把她交给了老师。她来学校后,不与学生交往,也不进教室。任课老师张老师就抱着她,轻言细语讲故事她听,象妈妈一样,引导她跟同学们交往。老师们都跟还没结婚的张老师说:“自从来了杨晨曦,你就像一位母亲,所有母性都激发出来了。”
为了照顾这个特殊的孩子,生活辅导李老师就让自己还在读幼儿园的女儿睡脚下,而把杨晨曦揽在怀中。睡到半夜,她的女儿掉到了床下,而她怀里,紧紧抱着的还是别人的孩子……她的家长听说后,连声感激地说:“李老师啊,你硬是咱孩子的好老师。娃娃放到你们这里,我们完全放心!”网络亲情电话:解决了“亲情不够”的难题
在兰桥镇学校及社区,都开通了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和亲情热线电话,专供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的家长直接联系,方便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生活、学习、情感、心理健康等情况,缓解留家儿童亲情饥渴和焦忧情绪,促进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秀山县兰桥镇关工委,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受到山寨群众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