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经验

秀山兴隆坳“和事堂”活跃在山寨

发布时间: [2014-09-21 08:11:32]

同凳坐、同桌说、同喝水、同谈心!

 

 

——村里人邻里事和事佬解纠纷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刘发生、雷阳松报道)2014822,在革命老区、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事堂”推广现场会,在梅江镇兴隆坳村召开。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毅主持。他要求各乡镇要加快“和事堂”建设,以人民调解、志愿服务为核心,吸取兴隆坳村“和事堂”的成功经验,增强村级组织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改善农村面貌、提升村民素质、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缘起:山寨“和事堂”受欢迎

农村干部在基层纠纷中的裙带关系,容易造成群众不信任感,导致调处结果不能服人。这是秀山梅江镇兴隆坳村支部书记符佐仲的感言。

“以前经济落后,兴隆坳村打架斗殴、欺诈偷摸的事时有发生,村里介入调解,往往事与愿违,小事变大、大事成访,很伤脑筋。”他说:“现在好了,山寨的‘和事堂’以村民事、村民议、村民管的方式,集中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调解纠纷一视同仁,大家都心服口服。”

20118月,为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推动经济良好发展,兴隆坳村成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和事堂

和事堂有别于旧时的祠堂、族规。是以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为依据,以“村民事、村民议、村民管”的方式,集中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化解基层矛盾,调解邻里纠纷,构建和谐山寨。

和事堂现有成员18人,村支书记为调解委员会主任,驻村民警为副主任;其主力是由离退休镇村干部、妇女代表、村调解员和村里威望较高的老人组成的和事佬团队。

他们以公开调查、公开事实、公开政策、公开评理、公开处罚、公开回访的六公开为原则,促进调解公平公正;和事堂采用举手表决调处结果,有效转移了调处矛盾。通过事事记录,步步签字,时时查阅,规范调处程序,使群众更加信服调处结果。

和事佬:善用调解的“土方子”

“我们‘和事堂’自创立以来,参与调解的‘和事佬’不拿集体一分钱,不吃群众一口饭,义务参加到矛盾纠纷的调解中去。”

“我们的职责就是把当事人两头讲好话,中间打个‘平’字,结果等于‘和’字”。74岁的“和事佬”易光群老人如是说。

“要不是‘和事堂’这些‘和事佬’,我们两妯娌扯皮不知要到啥时候呢!”经常打架、拚命的晏炳仙、龙玉萍两妯娌激动地说出她们的心里话。

原来晏炳仙、龙玉萍两妯娌都因丈夫病逝各自再婚。晏炳仙在老房住;龙玉萍另修新房。在去年宅基地复垦中,晏炳仙作为户主,将复垦后的资金领到自己名下。为此,龙玉萍问其嫂子要自己那部分复垦资金而发生纠纷,打架拚命,从此两妯娌不再像往日那样和睦,还要走上官司之路。

易光群等和事佬们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了解情况,调查纠纷原由,宣传法律、法规,组织她们学习、分析复垦文件精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解她们珍惜能生活在一起的缘分,以及她们生活中的坎坷,让她们带着一份情感、一份诚意,走进村里的“和事堂”。

“当我们来到‘和事堂’的时候,‘和事佬’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一眼就看到‘和事堂’三个字,心里很亲切。就是这三个字,让我们感到内心的惭愧,立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反省;就是这三个字,让我们感到很亲和,心中的压力和心头的怨气就漫漫地消失。

晏炳仙、龙玉萍两妯娌通过“和事堂”的“和事佬”们的劝说,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半年的矛盾迎忍而解。龙玉萍拿到自己那份复垦资金后,知道嫂子比自己困难,特地拿出2000元,送给嫂子。这一感人的举动,无不叫在场的人拍手称好。同时两妯娌握着和好的手,流出了感动的泪花。

和谐;“和事堂”成原动力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兴隆坳村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由于群众文化程度低、思维观念落后、接受新事物能力弱,对发展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成为发展的“钉子户”的情况。

“和事堂”通过开办大讲堂、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与群众一起算立体账,耐心讲解“变花样种田”的好处。同时,“和事佬”们率先示范流转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增强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的信心。

几年来,在村、支两委的组织下,“和事堂”不但在调解纠纷上大有建树,还使得全村5500多亩土地实现流转,3000多人加入粮油、农机、花卉、水产等专业合作社。同时,还有17家公司和企业先后到兴隆坳村落户,总投资达5500多万元。

村里建起了全县第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群众通过入股、务工等形式,人均实现增收2000余元,得到实惠、尝到甜头,很多致富无门的“困难户”也开始走上致富之路。

目前,兴隆坳村党支部与“和事堂”提出:“让村民素质整体提高”!小小“和事堂”推动“大和谐”。

截至目前,和事堂调处各类纠纷29件,已备案29件,成功调解27件,调处率达到93.1%,回访率100%。受到山寨群众一致好评。兴隆坳村因此获殊荣:“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重庆市民主法制示范村”;“重庆市民族团结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