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老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助推农民万元增收工程
发布时间: [2010-04-28 21:36:11]
重庆市黔江区革命老区,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全区有林面积达到200万亩,森林面积达1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50%,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和良好的自然环境。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利用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拓宽老区农民增收渠道,走出一条农户万元增收致富的成功路子。2009年老区农民人均收入3850元中林下经济收入占36%,预计2012年老区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其中林下经济收入达到57%。目前,全区上下正在全力打造林下养畜养禽,林下种药,林下种菜种果,林下种薯种豆,林下美食、旅游等五大优势产业,成为老百姓万元增收工程的主战场。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既富国又富民,不仅超越了单纯栽几棵树,建设生态环境的范畴,而且具世界眼光,随着林下经济的发展,激发了老区人民精气神,促进和带动老区产业的发展,进而加快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小康社会的步伐。
黔江老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
发展林下养畜养禽,立竿见影
早在2003年前,区委区政府就开始探索了一套发展林下经济养畜养禽增收的路子。先后在石家、石会、正阳、黑溪、舟白、城南街道等8个老区镇、乡、街道试点示范。今年区委区政府下决心在全区全面推广林下养畜养禽,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正启动新发展林下养猪100头以上的养猪场1000个,发展林下养鸡300万只。石会镇林下养鸡大户刘元喜去年销售收入20万元,沙坝乡引进江苏康尔康公司,征地80亩,计划饲养山鸡2万只。在发展养猪养鸡的同时,带动了养羊、养免等多种牲畜家禽的大发展。
发展林下种果栽桑,成效显著
充分利用次森林,荒山荒坡,林边发展林下种植猕猴桃、枇杷、草莓、白果、核桃等多种果树,近几年来,已发展11.3万亩,金溪镇、沙坝乡等镇乡林下种植猕猴桃已具规模,成为老区人民致富的产业。沙坝乡部分村组枇杷成为支撑老区致富的摇钱树,先后举办了两届枇杷节活动,该乡的十字村是市级老区新农村示范村,去年发展猕猴桃1700亩,今年即将发展3000亩,同时种植南莓500亩,黑豆1400亩。已有11个老区镇乡正在以点带面加大林下果业的发展。利用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发展蚕桑,今年在老区镇乡新栽桑3万亩,桑园面积达到13万亩,计划收茧6万担,栽桑养蚕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
发展林下种药种菜,初见成效
发挥老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利用林下大力发展中药材。黔江自古有发展白术、杜仲、黄白、党参、玄生等多种中药材的历史,初步统计13个高山镇乡发展各种中药材产业近10万多亩。同时,还利用山区的气候特点,发展返季节蔬菜5万亩,其中出口蔬菜2万亩。目前,建大棚蔬菜面积达4万多亩(育苗2万亩),已栽蔬菜5万亩。
发展林下美食名食农家乐,如雨后春笋
利用老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种植蘑菇、山药、天麻、蕨类等发展林下美食名食,休闲娱乐,旅游等多种形式的农家乐。目前,林下已发展各式农家乐1000多家,去年创收2亿元以上,今年实现利润将翻一番。加快了老区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农家乐带动了一大批老区农民开展康居农房改造。(重庆市黔江区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