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经验

“好管家”三年注入过亿资金助黔江旅游发展

发布时间: [2010-09-25 22:20:11]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健 记者 王华松)近年来,随着黔江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黔江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青睐。尤其是国发﹝2009﹞3号文件把黔江定位为民俗生态旅游区,使黔江的旅游迎来又一个春天。根据全市“一圈两翼”整体战略关于“加快、率先……建设渝东南民俗生态示范区”的总体要求,为将黔江打造成为渝东南旅游中心城市,实现构建区域性旅游集散地、建设民俗生态旅游综合度假目的地的发展目标,三年来,全区通过各种渠道共计投入旅游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超过1亿元。
    “立足财政监督、严格项目评审,千方百计筹资、推进旅游发展,创新政策惠农、拓展补贴范围,这是区财政局对我区旅游产业开出的三张‘方子’,真可谓是张张落实、管用,他们是个好管家。”黔江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为了确保政府财政性投资项目规范化操作,杜绝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发生,区财政局从重点项目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入手,强化投资评审和监管,近三年来共节约各类资金数百万元。”
    当前,正值黔江旅游产业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旅游经济发展,区财政局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旅游产业投入。“2008年,争取到小南海生态博物馆建设资金857万,2009年又落实500万;今年又争取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00万元;近三年争取小南海地质遗迹保护资金520万元,争取到旅游结构资金500余万元……。同时,投入旅游宣传营销和规划资金800余万元,投入资金100万元用于濯水古镇旅游接待中心项目建设,还挤出资金460余万元,偿还了小南海景区的建设负债,确保了景区业主企业‘轻装上阵’……”昨(10)日,黔江区财政局向笔者出示了这样一张“成绩单”。加上阿蓬江镇到神龟峡以及北部旅游环线等旅游交通建设资金6000多万,三年来投入旅游发展的财政资金已超过1亿元。
    创新政策惠农、拓展补贴范围,实实在在让全区农民都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得到实惠,这是广大老百姓最欢迎的事。截至目前,通过财政资金及各类帮扶,旅游景区内发展起来的农家乐就有近50家。包括人员培训、经营指导、环境整治甚至买锅买碗在内,近三年来共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
    将黔江打造成“国内知名、西部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重庆休闲度假地,加快构建渝东南旅游集散中心。到2012年,实现旅游经济年均增长35%以上,旅游人数突破1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亿元,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最近,黔江区财政局又拿出了新的工作措施,特别是加大力度积极争取国补、市补和本级财政直接投入,且重点放在了旅游建设负债贴息和宣传营销配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