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职教中心,特教学校:
现将《黔江区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黔江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24年5月21日
黔江区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广大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国老促会“老区乡村行”活动部署和文旅部等5部门《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旅资源发〔2023〕80号),结合黔江红色资源优势和红色文化积淀实际,制定我区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决策部署,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重要论述,精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科学教育观念,建立完善红色文化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引领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增强其永远跟党走的信仰信念信心,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目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进校园有助于提高学校德育水平
德育是我国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校园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给促进学生奋发向上,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培养他们的革命精神和责任感。进而自觉高标准、严要求,塑造自身的道德品质。
(二)红色文化进校园有助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
红色文化展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伟大成就、英雄气概、思想品德,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因素,塑造优秀的革命人物形象,揭露不良现象和不良思想,让中小学生受到优秀思想的浸染熏陶,从而培养他们更高的思想品质与道德水平。
(三)红色文化进校园有助于强大学生心理素质
红色文化通常表现的都是英雄烈士不惧困难、勇往直前、不懈斗争的意志品质,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锤炼心智,自觉培养抗压能力,学会排解情绪,坚强面对困难挫折,形成革命的乐观主义,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活动原则
(一)铸魂育人
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青少年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注重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启智润心,促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常态长效。
(二)统筹联动
切实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协调作用,推动部门联动,整合优化资源,引导社会参与,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构建政府、学校、社团、社会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促进红色文化教育助推铸魂育人工作走深走实。
(三)守正创新
着力提升红色文化教育功能,完善制度措施,探索红色文化教育新模式。不断挖掘和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创新红色文化表达方式,运用新理念、新内容、新技术赋能红色文化建设,增强红色文化感召力,促进红色精神入脑入心。
(四)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就地就近挖掘整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培育特色红色文化教程,浓郁具有地域特色有红色文化氛围,形成万山红遍的红育环境。
四、活动形式
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即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在红色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中,要做到每校明确一名红色文化宣讲员、每学期集中举办一次红色文化专题宣讲、每学期分期分批开展一次重走长征路红色研学夏(冬)令营、每学期召开一次“忆苦思甜”主题班会、每年度进行一次创先争优评比表彰。
(一)课程建设
1.建设红色研学精品课程。以区内红色资源为依托,推出一批导向明确、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具有新时代引领力的红色文化研学项目,如《贺龙的队伍进山来》《红三军政委万涛》《探寻红色足迹,聆听红色故事》《思想引领+红色文化》等青少年研学课程。
2.融合红色文化与日常教学。推动学校以语文、历史等教材中红色题材的课文为基础,结合区内红色资源特点以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在日常学习中发挥铸魂育人功能。
(二)宣传宣讲
1.专业团队宣讲。推动区委宣讲团、巾帼宣讲团、“五老”宣讲团成员和知名人士、学者结合党的创新理论和区内红色资源,走进校园开展“分众化、互动式、面对面”宣讲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宣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促使学生了解红色文化,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
2.师生自助宣讲。引导学校政工教师、团队辅导员、红领巾讲解员利用思政课、党课、团课、主题党日、团日、班队会、延时服务等,组织学生诵读红色经典、宣讲红色故事、演唱红色歌曲,让师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红色故事、阐述红色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3.先进典型宣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邀请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五老、中国好人、重庆好人等先进典型代表,进学校、进课堂,用真实感人的历史资料和亲身经历,让学生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三)创建品牌
1.红色讲解员争锋赛。组织全区红色讲解员进行宣讲比赛,讲述新时代新黔江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新典型,挖掘推出一批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的新时代故事,推动引领全区红色讲解员讲好新时代红色故事。
2.红色文化鉴赏大赛。选取《七律·长征》《梅岭三章》《囚歌》《红岩》等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作品,组织学生进行赏析解析,增强其对红色文化的感知感悟,提升其文化品位和审美素养。
3.红色文化知识竞赛。以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两史”为主线,以黔江地方党史为亮点,在全区青少年学生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涵育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情怀。
4.红色文化创策大赛。以“红色‘黔’程,‘江’来可期”为主题,组织全区师生围绕红色文化进行选题创作,鼓励学生策划创作一批红色精神微讲解、红色足迹微视频、红色故事微漫画、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红色宣传海报(标语)设计等,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黔江新篇章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四)教育服务
1.开展红色之旅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重要时间节点到革命历史陈列馆、纪念地开展红色祭扫、瞻仰活动,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了解红色文化的发展历史。
2.提升红色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区内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等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为学生开辟绿色通道,为学生量身研发专属解说,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红色文化实景课堂。
3.完善红色文化研学机制。推动教育部门、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组织开展面向学生的特色教育实践活动和红色主题研学实践,组织“五老”及相关单位参与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组织开展读书、征文、演讲、展演、夏(冬)令营等实践教育活动和红色文化学术交流。
五、活动时序
2024年5月,举行启动仪式,向学校捐赠《毛泽东故事》《长征与黔江》《红色记忆——黔江革命老区》等红色书籍。
即日起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红色文化课程建设、宣传宣讲、品牌创建、教育服务。
六、活动保障
(一)组织领导
成立黔江区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龙大奇任组长,区老促会会长、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兆卿,区教育工委委员、副主任李瑜任副组长,区关工委副主任、秘书长何泽䘵,区老会副会长熊万发,区各级各类学校党委(总支、支部)书记为成员。区教委负责红色讲解员培训,指导学校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规范讲解服务;区关工委负责组织“五老”参加红色文化宣传宣讲活动;各学校主动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红色课程,把红色文化融入学校育人的全过程。
(二)规范管理
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必须坚持正确党史观,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党的三个《决议》为准绳,严格审查宣讲内容和活动形式,杜绝高级黑、低级红,警惕黑天鹅、灰犀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引导,用生动形象的故事阐述红色文化背后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出红色文化育人育心、铸魂固本的作用。
(三)宣传推广
积极利用主流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在重要时间节点营造良好氛围,全景式、立体式传播红色文化。遴选一批红色文化助推铸魂育人优秀示范案例、典型示范课程和突出贡献单位、先进个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黔江区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