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遗址

发布时间: [2008-12-24 14:00:49]

贺龙德政碑及怀龙亭  民国11(1922)5月,贺龙率部驻防郁山镇。群众为立德政碑于栅子门左侧。碑高183厘米,宽99厘米,中书“德媲宗韩”,上款为“恭颂贺公云卿之德政”,下款为“彭水县上八乡民众恭立,中华民国十一年菊月中浣”,颜体阴刻。原碑已毁,1983年按原碑字样复制,立于开元寺外东北角,并在其外建“怀龙亭”,亭名为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谷志标手书。

    红三军司令部汉葭旧址  在县城绸缎街东,为一楼一底四合院木结构。坐南向北,砖石围墙。占地920平方米。193458日,贺龙、关向应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攻克彭水县后,司领部即设于此。现保存完好。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廖汉生为此亲题“红三军司令部旧址”8字。

    南渡沱红军渡口  在县城乌江南渡沱。清代于此设义渡。民国23(1934)5月,贺龙、关向应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攻克彭水县城后,经此渡过乌江,经黄家坝,到黔东开辟革命根据地。194911月,刘伯承、邓小平率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政府军宋希濂部布设的“乌江防线”,在此渡江向重庆进军。群众称之为“红军渡口”。1984年,在渡口东岸巨石上刻有刘全初手书“红军渡”3宇,行书阴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