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在新妙》将首次搬上艺术舞台

发布时间: [2009-08-18 10:04:20]

       采用情景剧的形式  将参加中国重庆第二届艺术节涪陵分会场的演出  
    “刘伯承在陈海堂家养伤”,“刘伯承与陈方丈的友情”,“刘伯承在玉皇观受到定成尼姑的精心照料”,“周眼镜为刘伯承治眼伤”,”当地群众为刘伯承送鸡汤”,”刘伯承向当地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刘伯承巧妙躲过敌人搜捕”……这,便是情景剧《刘伯承在新妙》中的几个场景。8月14日,笔者从新妙镇政府获悉:近日,他们正在赶排情景剧《刘伯承在新妙》。据悉,刘伯承元帅在新妙养伤的经历系首次搬上艺术舞台。
     1915年,风华正茂,英勇善战的刘伯承从上海回到四川后,奉命到涪陵新妙,策划组织了川东反袁护国军,在新妙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第二年的3月19日,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血战丰都,不幸身负重伤,被秘密转移到新妙,相继在新妙双龙桥油房沟陈海堂家,普陀寺陈方丈家,玉皇观定成尼姑处养伤,受到了新妙的革命群众的精心护理和照顾,在群众的掩护下,巧妙躲过了敌人的搜捕,刘伯承在新妙养伤的三个月的时间里,不断向当地群众传播革命道理,鼓励和发动他们参加革命,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些年来,相继有反映刘伯承在新妙养伤的党史资料、论文、影视作品面世,但还没有人将刘伯承的这段经历搬上艺术舞台。
     作为革命老区重点乡镇之一的新妙镇,此次被涪陵区委、区政府确定为参加庆国庆、城乡互动、中国重庆第二届艺术节涪陵分会场的演出单位,对此,新妙镇党委、镇政府十分重视,决定以此活动为载体,将刘伯承新妙养伤的经历搬上舞台,用艺术的形式反映刘伯承的那段经历,着重反映刘伯承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以及与新妙群众的鱼水情谊。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了涪陵区委党史研究室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两家迅速再次查阅资料,走访群众,在七月底形成了《刘伯承在新妙》的初稿,之后,又多次征求意见,然后四易其稿,正式形成了情景剧《刘伯承在新妙》。
     据新妙镇的党委委员、宣传统战委员周正友介绍,新妙镇从8月初开始,组织当地演员冒着酷暑,加班加点地排练,剧情中除了刘帅,还有陈海堂、陈方丈、定成尼姑、周医生等艺术形象。担任刘伯承这个角色的是新妙中学工会主席苏银,,苏银高兴地对笔者说:“我能扮演刘伯承这个伟大的人,我很激动,刘帅的精神时刻鼓励着我,我一定要向他学习,通过这次扮演刘帅,提高自己的政话觉悟和各方面的素质,向刘帅那样不怕栖牲,一心为民。”《刘伯承在新妙》将于今年9月中旬,在涪陵广场与广大观众见面。(冉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