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老区的历史贡献
发布时间: [2009-02-18 21:03:00]
城口老区的历史贡献
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以及取得反敌"六路围攻"战斗的胜利,是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在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支援红军作战,积极地从各个方面加强红军的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城口苏区人民为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节衣缩食支援红军。红军在坚守和防御期间,粮食异常困难,很多群众把仅有的一点粮食送给红军,有的连看家狗都送给红军杀了吃,而自己则采集野粮充饥。当年城口农民为红军捐献粮食20多万斤。人们看到红军打仗十分艰苦,很多老人和妇女在家打草鞋、编斗篱、扎鞋垫送给红军。
2、输送优秀儿女参加红军。红军每到一地,都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为了使红军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城口的青壮年纷纷参加红军和游击队。父送子、妻送夫参军,父子、夫妻、兄弟齐上战的情景到处可见。当年城口有3000多名青壮年参加红军和游击队。红军撤离城口时,有500多名城口籍红军随军北上,其中470多名在作战和长征途中光荣牺牲,被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的有111名,这些革命将士的英名已刻入巴中市"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他们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将永远流传。
3、积极配合红军作战。苏区时期,各区苏维埃成立赤卫连,乡苏维埃成立游击队、童子团,配合红军防守阵地,构筑工事,侦察敌情,开展对敌袭扰活动和在群众中开展宣传活动。城口苏区共成立了7个赤卫大队,赤卫队员1000余人;建立了6个童子团,共有800余名少年儿童参加。
4、担负战时运输任务。红军作战期间,在崎岖的山路上,弹药粮秣等物资的前运,伤病员的后送,都要依靠当地的群众。各区、乡苏维埃成立了运输队,担架队,从密林小路送粮食、弹药到前线阵地和救护伤病员。中溪、沿河、坪坝、明月、高燕、左岚、冉家坝一带的赤卫队,多次从密林小路送粮食、弹药到前线阵地,支援红军作战。(城口老促会会员 张和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