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人物

秀山老区八旬老汉张汉文家来了人大代表

发布时间: [2011-06-30 10:47:15]

---重庆市人大代表、秀山县计生委主任刘巧凤“三进三同”结穷亲
 
     “张大伯,你老人家身体好吗?我给你带来了菜油和大米,希望你们晚年幸福。”
    “谢谢你了,刘代表,你硬是咱的好亲戚哦。”
      年已八十年高龄的张汉文老汉,连声地对到他家结穷亲的重庆市人大代表、秀山县人口计生委主任刘巧凤说。2011年6月22日,刘巧凤再次来到秀山中平乡中坪村甘溪坡张汉文家,看望慰问张汉文夫妇,在他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结对帮扶,建立亲戚关系,了解民情民意。这是刘巧凤第六次深入山寨结穷亲。
                                                   刘巧凤穷亲结到甘溪坡
      中坪村,是革命老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一个偏僻的民族村寨,有总人口2000多人。一条不起眼的山路联结着山外精彩的世界,村里民风淳朴,山大林深。今年,秀山县人口计生委,把该村作为“三进三同”结穷亲联系点,开展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5月中旬以来,县人口计生委主任、副主任,各科室党员、干部,深入到中平乡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民解忧、助民致富。刘巧凤来到中坪村甘溪坡老半山的张汉文家中,与他们拉家常,建立亲戚关系,了解民情民意。
山村的夜格外宁静
      6月13日傍晚,月上枝头,蟋鸣作伴,山村的夜格外宁静。劳作了一天的山民们,聚在村东头张家院坝,刘巧凤召集大家座谈,和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地了解山寨群众的生活状况,了解山寨育龄群众的生育意愿,听取群众意见和呼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大家畅所欲言,你言我语地拉开了家常。刘巧凤鼓励贫困户要人穷志不穷,积极发挥个人和家庭优势,克服困难,争取早日脱贫致富。人大代表情注山乡,在村里传为佳话。
张老汉生活有滋有味
      今年已八十岁的张汉文,和老伴共生养四个儿子,儿子们已经结婚另过。当年曾当过大队长的老党员张汉文,不等不靠,自食其力,每年要喂养两头猪,六只鸡,三只羊,有一亩多荒坡则种上金银花。俗话说:人勤地肥。两位老人不分白昼,辛勤耕耘,一年收入也有好几千元,小日子过得倒也舒坦。“虽然贫穷一点,但身板硬朗,平安健康才是福。”张汉文如是说。
田间活路做得实实在在
     刘巧凤把张汉文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她还经常和张汉文夫妻俩下地干活,田间活路做得实实在在。进入六月,正是金银花采摘季节,刘巧凤也象当地农人一样,背着背篓,戴着草帽,上坡去摘金银花。在地里,张汉文还说起了金银花的药用价值,金银花可以食用,药用,还可抗爱滋与乙肝病毒,“二咖啡酰奎尼酸”是经过大量筛选分离得到的,主要存在于金银花、旋复花、菊花等抗病毒中草药和苦丁茶、葵花子、土豆、茼蒿等水果蔬菜中,作用大得很哟。“张大伯,你还知道不少嘛,不愧是现代新农民。”“这都是电视上宣传的。”张汉文自豪地说。不知不觉间,己近黄昏,刘巧凤和张大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收工回家喽。
难忘的乡村晚景
     老伴杨大妈正在做晚饭。好丰盛的晚餐哦:大米饭,炒青菜,家常豆腐西红柿,外加一碗骨头汤。刘巧凤又忙着坐到灶膛前,添柴烧火。她和杨大妈拉开了家常话。灶膛里的火焰在炽烈燃烧,铁锅里煮的骨头汤咕噜咕噜响,刀板上铮铮响着切菜声,堂屋里张大伯听着秀山花灯戏,屋后猪叫鸡鸣羊儿咴,炊烟袅袅在白云生处,好一幅回归自然的乡村晚景,让来自城里的人大代表倍感亲切,醉了又醉。更让她感到久违了的儿时记忆,回味无穷。入夜,刘巧凤就睡在东厢房。山村的夜格外宁静,蝉鸣声,蛙噪声,屋后溪流的滋滋声,风打竹林,月上中天,陪伴着刘巧凤进入甜美的梦乡。
有困难要说一声
     刘巧凤和计生干部们,在中坪村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活动,他们爬坡上坎,挨家逐户调查走访,认真倾听群众意见,不时做着记录。有些能够解决的问题,就立即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刘巧凤一行都会为结对帮扶的农户出点子谋路子,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并给困难群众送去肥料等,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乐观面对生活的信心。刘巧凤还把人大代表的联系卡,发到村民手中,群众可以通过联系卡上的电话号码,随时约见人大代表,计生干部,唠唠自家的难心事,烦心事,高兴事。
计生干部诚心诚意结穷亲
     到六月中旬,县人口和计生委有17人参加“三进三同”结穷亲活动,干部结穷亲参与率100%。
他们积极了解社情民意,召开座谈会9次,120人;发放宣传资料300册;帮助贫困户制定发展规划4份;协调致富项目3个;落实帮扶资金4.1万元;资助贫困家庭17户,贫困学生5人;参加生产劳动119天;撰写民情日记17份。 他们在为困难家庭送去慰问金及化肥等实际生活用品的同时,鼓励贫困户要人穷志不穷,积极发挥个人和家庭优势,克服困难,争取早日脱贫致富。也给闭塞的山乡带来了新的活力,在村里传为佳话。
     刘巧凤还对村里人说:有困难要说一声,咱们是亲戚呢。(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