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只读过初一的农村青年,18年的打拼生涯之中,他曾经沿街卖过蔬菜、踩过三轮车、回家开过养鸡场,之后学习家电维修,然后开家电器门市……如今,他不但经营着海尔、康佳等家电,而且还是某豆浆机黔江片区的总代理商。
6日,记者通过黔江农民自主创业协会找到了他——吴胜波,并了解到了他的创业经历。
沿街卖菜——赚的钱只够房租和生活费
吴胜波生于1977年,家住黔江区正阳街道积富社区4组。小时候,因为爷爷奶奶长期患病,以致他从小学期间,基本上是靠借钱读书。
吴胜波说:“上初中了也是这样,上学一个月、两个月后还没有钱缴书学费,班主任老师在课堂上通知缴费时,念到自己的名字,就觉得没有面子。后来,我读完初一就辍学了。”
辍学后,吴胜波每天跟着父母种地。16岁那年,他和父母亲商量后,就揣着母亲给的30元钱,背着铺盖卷,开始自己的打工生涯。最开始,因工地上的活干不了,他就花3元钱买了一挑菜篮子,每天天不亮就跑到南海城菜市场打菜,然后挑着菜沿街叫卖。
“当时一个月房租是50元,每天的生活费要8元。由于我个子小、体力很单薄,最多能挑60斤菜,一挑蔬菜卖完后,只能赚10来块钱。一个月把房租生活一除,刚好够糊嘴,但是我还是坚持做了一年的菜生意,直到生意上有新的转机。” 吴胜波说。
踩三轮——负责家人生活开支并供弟弟上学
吴胜波告诉记者,因卖菜没有看到希望,他便托人帮忙租了辆人力三轮车。当时黔城没有出租车,人力三轮车的生意特别好,一天下来能挣100多元。“几乎没有时间吃饭,大部分时间是买个馒头一边啃一边载客。”
为省钱,他们经常是3个人租一间房,并且租的房子多是别人搭建的临时工棚。“即便租了房子,一年到头也很少有人回出租房住过,大多数人都是吃在馆子里、睡在三轮车上。”
“当时,我是家里的老大,弟弟整整小我10岁,我不仅要负责全家的生活开支,还要负责弟弟的书学费。我不能让他像我小时候读书那样报名就欠账,学习不安心。”吴胜波说。
回家养鸡——一场鸡瘟落得血本无归
黔城开始有了出租车和长安车客运,人力三轮车的生意变得萧条起来。1999年,吴胜波将踩三轮期间积攒的2000多元钱,拿回家去养鸡。因不懂防疫,他投入2000元最后只收回200元。
养鸡遭受重创,让吴胜波深深体会到没有文化、不懂科学是不行的,他决定改行。
2000年,吴胜波在城里找了一个修家电的师傅拜师学艺。一年之后,他回到正阳街上租了间门面,做起了家电维修的生意。
“当时主要维修黑白电视、影碟机、功放机、收录机等。收费只有20元至50元之间。后来有了彩电,生意才开始有起色。” 吴胜波说。
18年创业——终成“家电大王”
2007年,吴胜波将积蓄的3万元、贷款1万元,在正阳开了一家家电门市,主要销售康佳、海尔等品牌电视机,从开业之初到现在,生意一直很红火。
2010年,吴胜波在黔江城新开一家门市,专门经营某品牌豆浆机等系列产品,并成为黔江片区总代理,其产品除了满足超市供货外,还覆盖了全区各个镇乡,成为黔江小有名气的“家电大王”。
据了解,吴胜波在经营生意的同时,还不断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黔江农民工自主创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吴胜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能够从一个艰苦的环境中摆脱出来,成为一名创业能手,虽然文化不高,但他能勤奋学习,自主创业、颇有远见。他是所有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典范,他的创业精神值得更多的农民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