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美泽文/图
1亩地纯收入3万元,记者不信,但酉阳县为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琴算得出账来:在地里种优质山药,1亩地能产3200公斤左右,批发价是每公斤12元,这样算下来1亩地可收入38400元;减去成本7000元,1亩山药的利润有30000余元。
引进湖北红皮山药
合作社种植的山药叫红皮山药,是五福乡赵家村村民彭世友从湖北利川引进的。2009年他在利川打工时,了解到当地村民种植山药1亩地要收入4万多元,于是心动了,决定改行种山药。
下定决心后,彭世友到利川对山药的品种、产量和销售市场等进行了考察,并在农户家中挨家挨户地收购了3500余公斤种子。随后,他在板溪镇和兴隆镇育了300多亩山药苗,并建成了腾飞山药种植基地。去年,村民从他那里买种苗,发展了1200多亩山药。为把山药种植产业做大做强,今年,彭世友和几位村民联合成立了泽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把山药种植规模发展到了3300多亩。专业合作社的种子和技术由公司提供,产品也由公司回收,农户只负责种植。王琴组建的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合作社有社员278户。
山药种植规模扩大了,销售成了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彭世友说,他们在板溪镇摇铃村办了一个加工厂,把山药加工成干条或干片,然后卖给安徽客商,每公斤可以卖到45元。
引种并提供技术
近两年来,该公司还不断从各地引进新品种,除红皮山药外,还有从广东引进的日本大白山药和从河南引进的淮山药。每引进一个新品种,他们都要先试种一年,确保适合酉阳的土壤和气候之后,再大面积推广。彭世友说,为了引进日本大白山药,他曾3次去广东,第一次是去考察,那次他带了4斤种子回酉阳试种;试种成功之后,他第二次去广东调了10000多公斤种子;前不久他又去比较在酉阳和广东种出来的山药的产量和效益。
除了从外面引进品种,彭世友还要指导村民种植山药,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有了技术保障,销售也不成问题,村民种山药的胆子就大了。腴地乡村民熊兴万在他的带动下,今年就种了50亩山药。
彭世友说,他和公司的奋斗目标,就是通过种植山药让更多的村民口袋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