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欧道陆文/图
10月21日早晨6点多,天微亮,田博仁简单洗漱后,就开着他的小货车上路了。他必须尽早把冬瓜从酉阳麻旺镇吉安村送到县职教中心、酉阳一中、酉阳二中等学校。
田博仁是麻旺镇吉安村9组村民,今年春天,他流转150亩土地栽植青花椒,并套种了冬瓜、萝卜、西瓜等蔬菜和水果,成功实现以短养长。如今,他又出资80万元对村里的通组公路进行改扩建,村民们纷纷称赞他为致富领路人。
返乡创业,他栽下致富希望
20年前,田博仁和村里的大多数青年一样,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期间,他辗转广东、浙江等省市,做过鞋样设计师,也当过小包工头,最后还开起了鞋厂。凭着山里娃吃苦耐劳的韧劲,田博仁的生意做得有板有眼,积攒了不少资金。
今年春节,田博仁回家过年时,发现山还是那些山,农业还是那些农业,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有的被撂荒,有的虽然种上了农作物,但落后的交通又让这些东西成了“废品”。听说和信公司正在我县大力发展青花椒产业,他决定回家发展青花椒,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说干就干,春节刚过,田博仁即与当地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着手准备青花椒栽种事宜。“田博仁对人好,讲信誉,我们信得过。”同组村民田德知说,这次他租了42亩地给田博仁。田国华,24亩;陈德贵,13亩……不到一个月,150亩土地就顺利流转过来,并栽上青花椒。
套种蔬菜,他实现以短养长
发展青花椒产业,前3年基本没有收益,怎么办?头脑活络的田博仁决定套种冬瓜、萝卜、西瓜等蔬菜和水果,实行以短养长。今年夏天,他在地里套种了良种西瓜和冬瓜,收获颇丰。
“虽然今年气候异常,但我的西瓜和冬瓜还是能够收入10余万元。”10月20日,记者随同田博仁一路颠簸,来到他的青花椒基地采访时,只见村民们正忙着把一个个冬瓜装上车。
“这车冬瓜将运往县职教中心,昨天他们就追着要货了。”采访过程中,田博仁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每天早晨6点多他就得把冬瓜送到县职教中心、酉阳一中、酉阳二中等学校。“虽然苦,但是很快乐。”田博仁说,前不久,他又在地里套种了萝卜,这样既能增加收入,又把青花椒管护出来了。
修建公路,他带领村民致富
田博仁的青花椒基地建立以后,对当地农民来说,除了土地流转费以外,还可以在基地务工。“我们每天可以拿到80元工资,每个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划算多了。”村民田国华说,常年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有10多个。
事实上,田博仁的青花椒基地带给村民的好处远远不止土地流转费和工资这么简单。“我们这条通组公路已经修了几年了,但还是毛胚路,下雨天就走不得。”为了壮大自己的青花椒产业,进一步拓宽创业平台,并改变村民们肩挑背磨的历史,田博仁决定出资80万元,由村民投入劳动力对现有的通组公路进行改扩建。
田博仁的这一想法得到麻旺镇党委、政府和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今年2月22日和8月22日,吉安村9∽12组在家村民分别召开群众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做好了公路改扩建占用土地的协调工作。目前,工程所需的前期筹备工作已经到位,现已破土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