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彭水网 在鞍子镇鞍子村里,当地家禽如果生病了,总是邀请鞍子镇兽医站职工谢光义去给家禽治病,这个医生每次去看病时,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要骑马下村入户,当地人便尊称他为“骑在马背上的兽医”。2月20日,记者在鞍子镇兽医站见到了这位现年59岁的兽医谢光义。
1971年,小学毕业的谢光义随父学习兽医技术,被聘为当时的鞍子乡兽医站合同工,1981年被转为该站正式职工,同年十月起被站内职工推选为该站站长,直到2002年,共担任站长21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长达42年。在这40多年的兽医工作里,不分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哪怕天寒地冻、随叫随到。脚穿水胶鞋,头顶蜘蛛网,走的崎岖路,进出臭茅房。群众称之为“马背上的兽医,猪牛羊的郎中”。
据了解,他赶集天就是呆在家里为群众咨询,而不赶集的日子他则走村窜户给家禽治病。据鞍子镇负责人介绍,他每年至少出勤350天以上,每天行程不少于10公里,每月要穿烂一双胶鞋,走过的路程可绕地球近4圈,跑遍了全乡100%的农户,有50%的农户可重复上百次。共为37头牛成功接骨、40余头安全剖腹难产;为100余头母猪安全剖腹难产;治愈各种漏肠100余头,治愈各种病例无法用数据统计;为山区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上亿元。不仅如此,而且对邻近酉阳县庙溪、浪坪,彭水的梅子、新化、大元等乡镇出诊就医,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2001年,由于他的风湿关节炎复发,行走艰难,为了能够继续给乡邻防病治病,他买了一匹马,代替了几十年的原始步行,每天都是这匹不说话的马儿驮着体重90多公斤重的药箱陪伴着他在崎岖的上路上行走,有一天在出诊回家途中,这匹爱骑倒在了山间小路上,为此他伤心了好一阵,随后他又配备了两匹马。
谢光义为农家的猪治病。
2月20日下午,谢光义骑马到任大培家给猪看病,只见他先是给猪量体温,摸耳朵,询问情况,看看好多时间没吃食物了,然后给猪打针,对症下药,当记者问及谢医生的医术时,任大培培竖起了大拇指,他说:“他的医术可以,随喊随到,打个电话就骑马来了,平时要是家里有牛的脚崴了,他打两针就好了,他的割猪割牛技术也好,40多天的奶猪,在场上买来就割了,还不收钱。”在他的眼中,谢光义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兽医内行。
谢光义为农户送兽药。
《《《记者采访小记
兽医,一个让人看似很平凡的职业,但谢光义却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几十年全乡未流行过重大传染病,鞍子乡兽医站曾先后五次被县评为先进单位,谢光义本人曾10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也正是这些人用一生的时间默默地奉献给了畜牧业,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推动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