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彭水网(记者 邓国琼 文/图)昨日一早,鹿角镇鹿角居委5组村民王佐兴赶着100多只羊上山放牧。
“我靠帮人放羊起家,靠科技壮大规模。”这位52岁的中年农民笑呵呵地说:“我的养殖场去年已经出栏商品羊308只,收入30余万元。”
做羊倌分成,3年赚了42只
王佐兴家住距离鹿角镇政府约8公里的大山里,四周人烟稀少,草场资源非常丰富,非常适合放牧。
2007年,邻村一名走村串户做羊生意的杨姓村民相中了这块“宝地”,想投放10只羊在这里放养,请他照看。王佐兴答应了,但是他提了个要求:不要工资,生了羊崽对半分。
之后,王佐兴当起了业余羊倌,早晚精心放羊,其余时间用来种庄稼。
次年,其中9只母羊先后产下32只羔羊。按照协议,16只羔羊归了王佐兴。
“属于我的16只羔羊还是你放养,下了崽依然五五分成。”看着母羊和羔羊都长得肥肥壮壮的,杨姓合伙人对王佐兴说。
到了2009年上半年,羊群数量已经突破了100多只,属于王佐兴的羊已经达到了42只。
按照当时的行情,这42只羊价值2万多元。
见养羊效益不错,加之有了这42只羊做本钱,王佐兴决定单立户头。
成专业羊倌,学技术扩大规模
“养一只羊,一年至少可以产生1000元的效益。”尝到养羊甜头的王佐兴决定做大规模,做一个专业的“羊倌”。
为了扶持他这个养殖大户,镇上的畜牧站长任兵把他作为对口联系的对象,三天两头前来指导。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王佐兴在向阳、通风又背风的山坡上建起了500多平米的养殖场。
“个个都说我勤快,舍得在养羊上花心思,所以我养的羊个头都长得快。”王佐兴告诉记者。但是有一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他,母羊的产仔率不高,成活率也只有80%左右。
为了把羊养好,王佐兴报名参加了在西南大学举办的养殖培训。
这一个月,把羊群托付给妻子的王佐兴,坐在西南大学的教室里,像个小学生一样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授课,先后学会了如何防疫、配种和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等养殖技巧。“以前只是凭经验养羊。”王佐兴说,“这次长达一个月的培训,我的收获太大了,养殖技术上了一个台阶。”
他利用出售商品羊赚来的钱,先后购买了川东白羊、南江黄羊、波尔山羊等优质品种,并在政府的帮助下引进了102只富顺黑山羊。
到2011年,羊群存栏量最多的时候达到了300多只。
辛苦有回报,一年赚了30万
“放养的羊虽然比圈养的羊相对长得要慢一些,但是因为食用天然牧草,绿色环保,商品羊很受市场欢迎。”王佐兴告诉笔者,他这里出栏的羊,都是外地的收购商争着上门收购。
“只要方法得当,放养的羊也可以长得比较快。”王佐兴透露,放羊的人要舍得走路,为羊群寻找牧草丰富的地方;要多选择向阳的山坡,尽量避免羊群食用露水草。
王佐兴说,“待产的母羊要加喂玉米等精饲料,产仔的母羊喂点豆奶催乳,以保证羔羊奶水充足。”
“我养的羔羊不到一个月就可以达到20斤以上的体重。出栏的波尔山羊最大的达到了162斤体重,一只就卖了1900元。”提起这些成绩,王佐兴非常自豪。
“规模养殖,关键在预防。只要预防到位,羊群感染疫情的几率很低。”王佐兴介绍,若有新购进的羊,一定要隔离观察一个月后,再进行合群。
通过学习和摸索,如今养殖场母羊产仔基本上达到了每胎2只,羔羊成活率也达到了90%以上。
去年,王佐兴的养殖场共出栏了308只商品羊,年收入3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