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马晓军)“去年我就开始用竹子编背篓、簸箕、花圈这些东西,每个月都能够卖几百块钱”,在马武镇香溪村上坝组的农家院子里,村民李少财一边熟练的编着背篓,一边开心的和笔者说道。
飞来横祸 抱怨命运不公
李少财,45岁,于1992年双腿不幸伤残,从此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倒了,家庭条件十分艰难,10多年来他一直和年过七旬的母亲相依为命,靠母亲劳动及低保微薄的收入过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开始自暴自弃,脾气越来越暴躁“我觉得自己很没用,不能赚钱带着母亲过上好日子”回忆起以往的日子,所有的艰辛与痛苦依然浮现在他的脸上。
政府扶持 重拾生活信心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不但改变了他的家庭条件,更是让他找回了生活的希望。“2011年5月22日,镇上的民政干部朱芙蓉一行到我家来,给我带来了一笔残疾人补贴金,还告诉我镇上将会专门针对残疾人举办手工编织培训班。”民政干部的话让他顿时萌生了做手工活的想法。第二天,他就第一个报了名,培训结束回到家,李少财利用培训所学的知识,加上邻村篾匠老师傅的指导,开始了他的编织生涯。尽管一开始编出来的东西不尽如人意,可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与坚持下,编出的背篓、簸箕也能卖个好价钱了。如今的李少财已是村里的一把“好手”,村里大部分竹编农用品都靠他。
发挥榜样力量 带动就业
“我一直记得朱大姐告诉我的那句话:腿瘸了还有双手,是他的那句话一直鼓励着我。”李少财不但铭记着这句话,更是用这样的精神去感染身边的残疾人,鼓励他们重拾生活的自信,带动他们一同就业致富。“我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扶持”李少财感激的说道。
关爱残疾人 加快“共富”步伐
就业是残疾人工作的重点,也是打开残疾人致富道路的一把钥匙。为了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让他们重拾生活的自信,自2010年以来,该镇共培训残疾人200余人次,培训内容包括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手工编织等,通过技能培训,该镇的240名残疾人,已有80余名成功就业创业。更好的提高了残疾人生产生活水平,加快了“共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