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通讯员 郑清伦 文/图)在黔江区阿蓬江镇彭家村3组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一家4口人年龄均在59岁至72岁之间,其中3人身患残疾、2人至今未婚。7月10日,笔者来到彭家村,见证了这个特殊的家庭,看到他们用那残疾而弱小的身躯撑起的一个家。
不幸的家庭
彭家村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半山上,交通极为不便。我们一行3人骑着摩托车在基耕道上摇摇晃晃艰难地行驶,由于路状极差,以致摩托车多次熄火,真有一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
笔者看到,这个家庭主要由3兄弟组成,大哥李安春今年72岁,18岁时患病成跛子,经鉴定为肢体残疾3级,妻子曾祝兰69岁,眼睛失明,经鉴定为视力残疾1级;弟弟李安石今年63岁,耳聋且至今单身,弟弟李安和今年59岁,是家里唯一健康的人,也是单身。李安春和曾祝兰有3个孩子,其中2个儿子在成都务工,女儿已出嫁。
“我们这个家庭真是不幸。李安春脚患残疾,两只脚一长一短呈弯曲状,走起路来一跛一跛,年纪又大了,干不了什么活,2个弟弟因家庭贫困至今单身,我眼情又看不见,孩子们都在外面务工求生存,以后不晓得啷个办哟?”说起家庭的不幸,曾祝兰愁容满面。
坚强撑起家
一家4口3人残疾,加之年岁较大,平时李安春老两口主要是在家喂猪和做家务,李安和、李安石则以种烟为主,种烟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另外李安春每月有养老保险90元,曾祝兰和李安石每月各有养老保险80元,家庭成员的所有收入大家一起共同使用。“都是现在政策好,我们也能享受到养老保险政策待遇。”李安春老两口对能够每月按时领到养老保险金有说不完的感激之情。
“李安春家虽然残疾人多,经济不宽裕,但他们却很和睦,用坚强撑起了残疾的家,”彭家村支部书记陈益波说。
种烟获表彰
彭家村是出了名的烤烟村,只见满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烟叶。笔者在李安春女儿李祖萍的带领下,见到了正在烟地里除草的李安石和李安和。李安石耳聋,见有人在向他打呼,只是放下锄头笑了笑,又继续弯着腰挥舞着锄头薅草。
见到李安和时,他正背着喷雾器在烟地里喷洒除草剂。李安和告诉笔者,他们种烟已有近30年的历史,以前种烟10来亩,2011年村里建大棚后,将面积扩大到21亩。去年种烟23亩,产烟叶3000斤,收入3万来元,除去肥料、煤炭、农药等开支外纯收入1.5万元。今年种烟23亩,其中在彭家盖和乌家盖租地5亩种烟,品种是南疆1号,另外种苞谷3亩。但由于近期雨水少,渴望老天能够下雨缓解烟地旱情。
“虽然我家劳动力不足,但我去年还是被阿蓬江镇表彰为2011年烤烟产业三等奖呢!”说起种烟,李安和显得格外来劲,但他也表示今后还是要在提高烟叶单产上下功夫,努力增加家庭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