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人物

从城郊“飞”进山旮旯的“小燕子”

发布时间: [2013-07-04 10:14:42]

 

——记下乡宣传计生法规不幸摔伤的女大学生村官何燕

特约通讯员 谭华祥 通讯员 吴平 文/图

近一年来,在革命老区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悦崃镇东木村,一位身材略胖、眉清目秀、衣着朴实、成熟稳重的女青年,肩挎小包,时常见她或与村社干部一道、或单枪匹马,爬山涉水,走村串户。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宣传,到处有她的声音;指导老百姓发展产业,到处有她的身影;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到处有她在场……

  她,就是该村女大学生“村官”何燕。时任村官一年间,她亲身经历和见证着东木村一天天的变化,并朝着到任第一天就在心中默默描绘的发展蓝图奋斗着。

毅然从城郊“飞”进山旮旯

毕业于长江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5岁的何燕经组织部门择优选拔,于20127月在不少同学、亲友的异样眼光中,没有过多考虑分配乡镇条件的好坏,背起自己的行囊,毅然从城郊的下路镇“飞”进了山旮旯——悦崃镇东木村,当上了村长助理。从此,开始了她的“村官”生涯。

东木村接壤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大风堡景区,山大坡陡。何燕驻村后,不断思考,作为村官要做些什么呢?该怎样做?如何做好?她不断调整心态,转换角色,把镇干部以及村社干部、党员和村民都当作老师,不耻下问。她从了解“村情民意”入手,时常向村干部、老党员请教,认真学习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实践经验,翻阅村里相关资料。

她深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真正含义。到任伊始,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了解并掌握村情民意,她整整一个月没有回家,坚持吃在村里、住在村里。她终于克服了东木村条件艰苦等诸多困难,详细了解了东木村和当地的乡风民俗等,掌握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和主要经济来源以及种养殖情况,并记录了东木村村民户情民意日志。

就这样,何燕坚持多走、多听、多看、多问、多思,不但“身入”,而且“心入”,深入了解当地各方面的情况,为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她也让村民对这个大学毕业的小姑娘有了深刻的印象,当地村民不论有什么困难,或对村委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主动找她沟通。慢慢地,何燕完全融入了东木村村民之中。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说到何燕,村民们提得最多的字眼是“勤快、热情、能干、不娇气”。在村干部的眼里,她有梦想、很执著,总是笑,很阳光。

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村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前几年,在各级党政和水务部门支持下,该村兴建了不少水利设施,但由于种植、养殖业大户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远水根本不解近渴。作为村官的何燕急群众之所急,紧锣密鼓地与村干部踏遍全村寻找水源,同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直到得到了及时解决,她心里压着的大石头才落了地。

  城乡新型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是两大民生工程,这是党和政府对农村群众的关爱。为此,何燕与村干部一同专门召开会议,确保老百姓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过上美满的生活。2012年冬,何燕与村支书罗辉阳去楠木组收医疗保险费,为赶时间,不得不走崎岖陡峭的羊肠小径下山。路途之陡险,可想而知,有些地方简直难以下步,一脚踩滑跌下陡岩就性命难保!然而,为了落实每个村民的医保,何燕只好硬着头皮“四肢”着地,小心翼翼地贴着陡岩一步一挪。在她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和村民医疗保险覆盖率直线上升。

近年来,县人口计生部门高度重视发挥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作用,将大学生“村官”纳入人口计生网络化管理员骨干队伍,以此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可持续发展。何燕扎根农村基层,与农民交心,做知心朋友。深知“民生无小事”的她,主动接下了人口计生网络化管理的担子。

然而,对于人口计生网络化管理设备操作,何燕一点也不熟悉。为了尽快搞懂,她一次又一次找其他村先前到任的村官学习,一次又一次向县、镇人口计生部门有关技术人员请教,同时千方百计挤时间对着电脑自己琢磨,还总结记录了一本厚厚的心得笔记。

这样一段时间下来,人口计生网络化管理被她摸得熟透了。掌握了人口计生网络化管理的基本知识后,如何让人口计生网络化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老百姓自觉遵守计划生育,便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计划生育工作是目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为此,何燕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积极做好计生工作。

东木村虽然人口不多,但计划生育管理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村民思想意识差,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对生男生女的认识比较片面,种种原因导致计划生育工作处于一个困难的局面……对于计划生育工作,应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注意工作方法和效率……”这是何燕在本村深入调研后,写下的关于东木村计生工作调研报告的部分内容。从中不难看出,何燕对做好该村人口计生工作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更能看出她对这项工作的执着。

“领导和同事们善意的谆谆教诲,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村官’。”何燕说,她要千方百计地将更多的细心、耐心、责任心和平常心投入到工作中,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用年轻人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充沛的精力、出色的成绩来回报党和政府。

“伤好了,我要继续做‘村官’!”

619上午,何燕忙完了村上当天的业务,骑着自行车和村计生专干冉茂慧一道,前往该村楠木组挨家挨户宣传计生政策。

时过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何燕等继续走进院落,冒着酷暑宣传政策,在一老大妈家吃过午饭并帮助干了一阵农活后,已是下午4时许。看着何燕疲惫的眼神,大家都劝她休息一会儿再走。可一想到计划的宣传任务还没完成,她和村民们挥挥手后,骑着自行车上路了。

大约30分钟后,何燕骑着自行车来到该村红星组小地名“道班”的地方,不知是过度疲惫还是因太阳炙烤中了暑,自行车一阵摇摆后,何燕飞了出去,满脸鲜血,门牙脱落,不省人事。在迅速赶来的当地老百姓和村组干部共同努力下,连忙送到县人民医院抢救,在重症监护室度过了40多个小时后脱离了危险,转到了普通病房治疗。

 该村村干部和村民知道后,纷纷来到医院来看望大学生“村官”何燕。

“何燕这个‘村官’是个大好人,平常没事的时候,就骑着车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了解每一家的收入、面临的困难等。此外,她还经常来看望我们这些妇女和留守儿童,给我们带来人口计生政策、儿童学习用品。”东木村村民代表向学珍伸出大拇指夸奖道。

“我是个女孩子,虽然我没有男孩子那么坚强,遇到挫折我就会哭,但是我很爱这份工作,我还是要继续干这份工作,我需要这份工作,村上的人也需要我。我一定不放弃、不抛弃!”记者在病房采访,当被问到是否还想继续当“村官”时,躺在病床上的何燕,仍然表现出坚强和乐观。

何燕非常感谢关心爱护她的人们:“看到有这么多好心人为我的事操心,真的非常感动,我相信自己会很快站起来的!伤好了,我要继续做‘村官’!”

何燕,真像一只灵感四季八节的燕子,在土家山寨广袤的天地里,展翅飞翔,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何燕,又犹如暴风雨中的雷电,以滚烫的热血和青春,凝聚成奋发向上、勇于磨练的冲天光芒。从何燕身上,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读懂了什么叫奉献,什么叫“村官”,什么叫为人民服务。

采访感言

当命运的鞭子无情地带来疼痛时,当别人的目光感叹世事难料时,她却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青春在琴键上写下:加油,别哭!那变幻的旋律,正是她努力飞翔的轨迹。

是的,何燕用自己点点滴滴、平平凡凡的行动,诠释了新世纪大学生“村官”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她用真诚和付出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拥护

如果把人生看作是一个大舞台,年来,何燕始终用一颗美丽之心,用执着诠释自己的梦想何燕是新时期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楷模,是基层干部与群众血肉相连的代表,也是奉献青春无怨无悔的鲜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