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拐杖
特约通讯员 谭华祥 通讯员 谭康群
田永莲,近天命之年的女人,简朴的衣着衬托的是一张干净温和的脸。轮椅上的丈夫安静地看着自己的妻子,眼里是满满的温情。这是一对远近闻名的恩爱夫妻,妻子贤惠,丈夫体贴。二十五年的夫妻,丈夫下位截瘫十九年,失去儿子十五年,岁月见证的是夫妻坚贞不渝的爱,更是妻子善良挚朴、勤劳勇敢的美德。
在重庆市革命老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六塘乡平桥众多打造一流的农家乐当中,田永莲所在的副食店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它座落在平桥至龙骨寨的岔路口旁边,十来平方米的小店,货物摆放整齐,门前空坝上,各式各样的盆景随风摇曳,争奇斗艳。偶有顾客前来,妻子去取货,丈夫收钱,配合十分默契。小日子就在这样的互敬互爱、患难与共中一天天过着。
年轻时的田永莲长得水灵,和同村的谭安良互相爱慕,后组成家庭。都说前世几千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田永莲前世要有多少次回眸,才换来了今生与丈夫的风雨同舟。她格外珍惜这一份感情,精心呵护这个家。小日子过得甜甜美美,田永莲在家务农,丈夫到附近打工贴补家用。婚后六年的一天,噩耗传来,黔石公路新修隧道塌方,丈夫半截身子压在泥石下。抱着满身血污的丈夫,她号啕大哭,这就是她一生的爱呵,这就是她一生的依靠……几个月后,丈夫从死神边缘被拉了回来,但下位截瘫的现实却无法改变。以后的生活将怎么继续,夫妻俩相对无言。
先前还是生龙活虎的丈夫,现在终日坐在轮椅上,饮食起居都需要人照顾。但丈夫并不领情,不接受妻子的帮助,坚持自己照顾自己。于是,多次的摔倒,多次的受伤,多次大小便失禁,妻子什么也不说,默默地用瘦小的身躯搀扶起一百六十多斤的丈夫,默默地为丈夫清洗污浊的身子。丈夫恼怒了,冲着妻子咆哮:“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我不要你管!给我滚!”妻子依旧什么也不说,默默地做着手里的活儿。累了,乏了,他不再吵闹,看着安静的妻子,妻子依然美丽,似乎比以前更动人了,是她身上散发出的母性的光环让她变得这般迷人!“我们好好过日子吧!”妻子说,夫妻俩抱头痛哭。从那天开始,田永莲就变成了丈夫的拐杖,一直支撑到现在。
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丈夫的病情再没恶化。说到妻子,丈夫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如果没有莲,我已经死好几回了。我对不起她,欠她的太多。”他说,“有时候找她无理取闹,她都不跟我红脸。”无人的时候,不善言辞的丈夫也会拉拉妻子的手,抱抱劳累的妻子,说些贴已的话。这些让人脸红心跳的举动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但妻子的关爱,妻子的善解人意,让他这个高大的大男人被娇小的妻子征服,变得不由自主。我想,发自内心的东西也许是可以不受大脑控制的吧。
四年后,在亲人的帮助下,田永莲在平桥开了个小店,这样可以在照看店面的同时,更全面地照料丈夫,生活也算再次安定了下来。好景不长,不幸再一次降临到这个小小的家庭,十岁的儿子外出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永远离开了他们。夫妻俩欲哭无泪,失去儿子,也同样失去了生活的目标。“那段时间,我们两口子就如同行尸走肉。”田永莲这样形容当时的自己,他们经历了最残忍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也许是上天垂怜,一个偶然的机会,夫妻俩拾得一弃婴,小姑娘眉清目秀,四肢健全,给这个沉重的家庭带来了生机。
在经历了两次生离死别后,她用女人特有的坚强战胜了自己。二十多年来,丈夫受伤住院,她不辞劳苦照料生病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丈夫自暴自弃的时候,她用自己的善良和执着挽救了丈夫;当全家生活无望的时候,她弃农从商,挑起了整个家庭的大梁;人到中年,她抚养弃婴,尽到了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十九年的残缺并没有影响夫妻之间的恩爱,反而使他们更加相濡以沫。二十五年的一路陪伴,这种不离不弃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做到的。七千个日日夜夜,田永莲为丈夫洗衣、做饭、擦身子、接大小便,同一个动作,她每天要重复很多遍,毫无怨言。即使有事外出了,多晚都得赶回来,因为家中有丈夫。
我问她:“想过放弃吗?”
“没有!”她斩钉截铁地说。
“为什么呢?”我感到疑惑。
她说:“我父亲一直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这个乖巧能干的女人将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的院落,满院的花卉,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不仅如此,田永莲还经常帮助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邻里和和睦睦,从不吵架。周围群众说到田永莲,无不竖起大拇指,都夸她贤德。
尽管家千疮百孔,但她的内心是充实的,因为有爱。她爱丈夫,爱女儿,爱所有爱她的人。她的胸襟到底有多宽广,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的是,她容下了家庭的变迁,容下了亲人的喜怒哀乐,容下了所有身心的折磨,容下了旁人的各色形态。这就是田永莲,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