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一直关注并连续报道的李蔚如烈士墓的三个谜团已相继解开了两个,25日,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谜团也解开,当地一直从事李蔚如生平革命事迹研究的小学退休教师王在兴肯定地说:“李蔚如烈士的棺木下葬时,的确是竖着的,这在当时成了一大新闻。”
革命气节感天动地
据1996年版的《涪陵地区简史》(重庆出版社公开出版)介绍:1927年初,李蔚如在家乡大顺场组建了涪陵县农民协会,开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组建了800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建立了大顺、龙潭、新妙、蔺市四乡镇农民政权,引起了反动军阀刘湘的恐惧与仇恨。刘湘暗中勾结李蔚如的学生郭汝栋,于1927年7月8日将李蔚如诱捕,在押送重庆途中,行至南岸黄桷垭时,被反动军阀刘湘下令就地枪决。就义前,李蔚如留下了让人动容,催人奋进的遗书,其中“我今日死矣,以身殉国,理得而心安”至今仍流传。
“棺木的确是竖着下葬的”
1927年7月10日,李蔚如的遗体运回家乡大顺场,党组织和家人遵照他的遗嘱,将他的遗体葬于大顺场旁的团堡(现在的李蔚如革命烈士陵园),不少乡亲都目睹了李蔚如烈士的棺木下葬时与众不同,不是横着葬的,而是竖着的,寓意李蔚如视死如归,死后决不倒下,而是永远地站立。 大顺更新小学63岁的退休教师王在兴告诉笔者,这些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李蔚如烈士生前从事革命活动的史实的研究。他的老师夏奠宇早年跟随李蔚如闹革命,李蔚如牺牲后,夏奠宇仍按李蔚如生前的指挥和安排,继续干革命。夏奠宇曾亲口向王在兴讲过,李蔚如烈士的棺木是竖着葬的,是按照李蔚如烈士生前“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意愿特意安排的。 大顺乡党委书记张平权日前告诉笔者:前段时间,他们加紧维修和扩建李蔚如烈士陵园,对李蔚如烈士的事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虽然目睹过李蔚如烈士下葬过程的人都已不在人世了,但一代代流传下来的说法能证明李蔚如烈士的棺木是竖着安放的。之前,李蔚如烈士的后人也证实了这一说法。至此,李蔚如烈士陵园的三大谜团已全部解开。(巴渝都市网 冉启蕾 2008-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