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荣誉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鞭策。我将带领团队继续为打造‘大巴山药谷’贡献力量!”9月26日下午,重庆市大巴山中药研究院(以下简称大巴山中药研究院)院长周益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双手紧紧捧着沉甸甸的“第三届重庆乡村振兴十大年度人物”奖杯和证书,很是激动。
2020年10月,城口县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签署共建大巴山中药研究院协议,41岁的周益权受市中药材研究院选派,出任大巴山中药研究院院长,为城口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寻路子。
刚到城口,他便发现城口产的独活、天麻、云木香、太白贝母、黄柏、连翘、淫羊藿、川党参等中药材,多在“巴掌田”“鸡窝地”的高山地区种植,品质虽好,但产量低且零星分散。“我的任务是找到能产业化发展的特色中药材。”周益权说。
经过考察,周益权与同事最终将目标锁定为淫羊藿。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淫羊藿是临床常用中药,在中药饮片、中成药、提取物市场的需求量很大,但目前淫羊藿家种栽培刚起步,市场缺口较大;二是因为城口有大量的林地资源,也是淫羊藿野生资源的主要产地,发展林下淫羊藿错不了。
就在淫羊藿产业发展的同时,周益权所在的研究团队还首次发现了珍贵药材曲茎石斛种群。
“曲茎石斛野生资源非常稀少,种质资源来之不易。”周益权说,团队围绕曲茎石斛生物学特性、种群生态环境、野生资源保护等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经过反复考察,大巴山中药研究院为城口中药材产业开出“良方”——构建“大品种+区域特色品种+面上品种”的品种优化布局:将淫羊藿、独活、连翘、太白贝母等品种作为大品种培育打造;将曲茎石斛、恒河猴作为区域特色品种培育打造;支持发展云木香、大黄、川牛膝、厚朴、川黄柏、杜仲、天冬、百部等多个品种,实现城口县中药材产业全域高质量发展。
在周益权牵头下,当地建立箭叶淫羊藿种苗繁育基地100余亩,并在重庆首次推广应用高含量优质淫羊藿4000余亩,推广应用到陕西、四川一带,初步实现重庆淫羊藿、曲茎石斛产业化开发利用步入全国前列。同时,曲茎石斛的人工繁育与仿野生生态种植基地也已在城口建立。
如今,在他的推动下,《中国重庆城口·大巴山药谷发展规划(2021—2035)》成功出台、“大巴山药谷”标本展览室成功建成、50多种中药材在城口实现规模化开发利用,研发5款中药材健康产品,3项重点科技项目落地城口,报批中药材地方标准3项,获得国家专利3件,“接下来,我将扎根大巴山,不断推动中药材产业由特色化、差异化向标准化发展,力争让中药材成为当地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周益权说。(赵伟平 实习生 吴金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