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风轩,男,重庆市劳动模范,涪陵区第六届政协委员,涪陵区第六届拔尖人才,涪陵区重点专家人才,重庆市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现任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一、立足生产第一线,不断创新促发展
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赵风轩同志一直专注己二酸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研究,主持多个项目研究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累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7项,拥有国家授权专利76项并全部实现转化应用,为行业企业节能降耗、优化运行、产品品质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赵风轩同志中专毕业后,于1996年通过自主函授学习, 1999年取得山东菏泽师专化工专业大专学历,正式跨入化工行业。赵风轩同志刻苦钻研、勤奋努力,提出多项环己酮生产技改技措,为装置的节能降耗、提质稳运行做出巨大贡献,也为后来国内环己酮行业的工艺提升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他个人实现化了工事业的第一个转折,由操作员升调度员,并在此期间任职的公司晋升为车间主任、技术部长。由此,赵风轩同志开启了他在环己酮、己二酸领域的奋斗历程。此后,在多家公司任产业工人、技术部长等职, 2010年,加盟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
在重庆华峰工作期间,赵风轩同志主要负责工艺、研发相关技术工作。并在己二酸工艺、环己醇工艺、环己酮工艺、己二腈工艺、己二胺工艺、尼龙66工艺等10余个技术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如在赵风轩同志带领下,研发的苯部分加氢催化剂、苯脱硫催化剂、环己醇精馏系统都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苯部分加氢催化剂的成功研制,同时实现苯的转化率有40%提升至50%以上,选择性最高可到达83%。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打破了日本旭化成公司的催化剂垄断地位,使得国内环己醇生产过程中催化剂成本下降50%以上。
赵风轩同志带领技术团队,研发出年产13万吨环己醇装置,并于2014年底建成投产,并创造出几乎无废料产出的装置,碳利用率约100%;2015-2017年建设的16万吨环己醇装置,集高产能、低消耗、产品优于一体,在2018年全年运行中,所产环己醇纯度达到99.9%以上,远高于同行业99.7%,达到产品质量国内领先水平;2017年提出建设全球最大的单套32万吨/年环己醇,并与2019年9月试车投产。此后更是进一步创新,提出建设40万吨环己醇 产能的装置,并于2023年建成投产,并实现产能、能耗、物耗、产品质量多项行业领先水平。
赵风轩同志带领团队研发的纺丝级精己二酸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得华峰己二酸产品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并为重庆华峰进军己二酸高端市场、国外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得到巴斯夫、英威达、杜邦等国际化工巨头企业的高度赞扬,成为他们的己二酸供应商。目前重庆华峰已经成为全球己二酸产能最大、产量最大;国内己二酸出口第一的己二酸生产企业,并于2019年获得工信部授予己二酸“单项冠军产品”荣誉。
二、勇于创新不停步,科技攻关走在前
创新是第一动力。赵风轩同志作为技术产业工人,他肩负华峰优化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技术创新的重任,在总工程师的岗位上,在负责设计、开发己二酸、环己醇、己二腈、己二胺等产品的项目建设中,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60余项,建成目前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己二酸装置、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环己醇装置;有效降低单耗和能耗,提升产品质量,使公司产品快速得到海内外客户认可,远销德国、以色列、土耳其、俄罗斯、印度、韩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领团队开发并突破了己二腈卡脖子技术,建成了国内首套10万吨己二腈生产装置,实现规模化生产,填补国内己二腈工业化空白,掌握了苯法制己二腈核心技术,避免受制于人,以“补短板,锻长板”确保我国尼龙66产业链安全,开创了“苯→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产业链,为我国尼龙66产业发展提供全新工艺方案。该项目于2021年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经院士专家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2021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3年度重庆市“十大科技进展”。
赵风轩同志带领团队研制了高效脱硫催化剂及加氢催化剂,将苯定向转化为环己烯的转化率由40%提高到50%以上,环己烯的选择性提高到80%以上;实现了环己烯水合法生产己二酸吨产品降低1000元以上成本,并实现碳原子利用率近100%,并于2015年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本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为重庆华峰继续发展己二酸产能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而建成全球最大的精己二酸生产基地。
三、坚持绿色低碳,加快人才建设
绿色低碳是第一要务。 2023年,在接受中国化工报采访时,赵风轩同志谈及在重庆华峰己二酸项目的创新时说到:“自2010年建厂以来,重庆华峰己二酸的产业规模以平均每两年新建一期项目的速度扩产,每期项目既是产能的扩增,更是整个己二酸产业链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如今,己二酸生产全过程的碳利用率已将近100%。”
赵风轩同志对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的重视源于建厂之初,那一年的秋天,他带领团队开始研究己二酸生产过程氧化亚氮低温催化分解消除技术和分解催化剂、环己烷空气氧化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醇酮装置尾气减排与资源回收成套工艺绿色制造关键工艺创新与应用等三项重大技术,并最终都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其中《醇酮装置尾气减排与资源回收成套工艺绿色制造关键工艺创新与应用》于2019年在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经专家评价认为科技成果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并于同年荣获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环己烷空气氧化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于2021年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经院士专家鉴定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于2023年荣获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己二酸生产过程氧化亚氮低温催化分解消除技术及工业化应用》于2023年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经院士专家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己二酸氧化亚氮减排自主技术空白,为助力国家实现“双碳”战略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
人才是第一资源。赵风轩同志也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作为重庆市劳动模范,他身先士卒、刻苦钻研。2018年公司成立劳模工作室,由赵风轩同志任负责人,在工艺、循环经济、低碳、智能制造、设备设施等领域设有8个创新小组,每个创新小组都设置有多项相关的研究课题,在实践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应用于实践。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经累计培养出技能人才、工匠人才、劳动模范数十名,多人通过重庆市高级及以上工程师职称评审。
赵风轩同志积极投身于重庆市聚氨酯和聚酰胺产业发展,为华峰集团在重庆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为涪陵区经济快速发展和重庆聚氨酯、聚酰胺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用自己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树立起了新时期民营科技技术人才的崭新形象,生动诠释了华峰“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树立了行业的标杆。(冉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