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 谭华祥 通讯员 李绍然 文/图
近日春光明媚,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武镇来佛居委白果居民小组,从万朝镇来此地喂养肉牛的养殖户谭畅正在给牛儿喂草。去年,他精心饲养的21头肉牛远销武汉,卖了近10万元。今年,他将扩大饲养规模,力争出栏70头以上,实现产值35万元。
创业坎坷 梦想不灭
谭畅是石柱县万朝镇万强村强胜组人。1996年,经历高考落榜的短暂迷茫后,这个性格倔强的小伙子就决定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用他的话说:“落榜不能丧志,一定要寻找创业的机遇!”
1997年初,谭畅揣着东拼西凑的1万多元钱到本县西沱镇开餐馆寻“致富梦”,但人生地不熟和经营管理不善,不到一年,就血本无归,背上一屁股的债。无奈之下,谭畅只好远离家乡,到上海、昆明等地过上了漂泊的打工日子。
在3年的打工期间,谭畅当过搬运工,看管过仓库。虽然没有挣到多少钱,却收获了爱情,与同在上海打工的一个石柱女孩结婚。
2000年3月,女儿谭海慧婷降生,谭畅携妻带女回到家乡,与妻子在石柱县城开起了小面馆。干了一年还是没有挣到钱,创业梦再次破碎。
2001年,他丢下不到1岁的女儿,与妻子一道再次外出打工,先后在温州、杭州等地开过餐馆、经营副食店、推车卖冷饮、到医院做清洁工等。
2005年,他终于在浙江省温州医大附属第一院找到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在核磁共振室上班。
好在苦和累都没能击垮谭畅的创业梦。勤奋好学的他,经常利用空闲,到打工地的大型养殖场参观学习。后来,为了完整地学习当地的先进养殖技术,他还利用假期,到温州瑞安的一家大型养殖场当学徒。
养殖肉牛 借地生财
2009年,为照顾重病在床的父亲,谭畅不得不多次往返于温州和石柱之间,考虑到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他萌生了返乡创业之意。
2010年,他放弃月薪3000元的医务工作,顶住了转合同工的诱惑,谢绝了医院的挽留,决定回乡创业。
经过多次选择和考察,谭畅看中了马武镇来佛山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环境以及广阔的肉牛市场,决定利用自己在外面学到的管理和养殖经验办个肉牛养殖场。
2010年元宵节未过,谭畅夫妻投资4万多元在马武镇建起了一个150多平方米、可养25头牛的小型养牛场,从本县下路镇、大歇镇等地买来了30多头牛仔,又花了6000多元从温州引进优质牧草种,种植了近10亩营养丰富、生长力强、肉牛爱吃的牧草。
为了养好牛,谭畅成了附近几家农家书屋的常客,枕头也不离养牛技术资料,上网时也锁定有关养牛的网页。
他的付出终于获得丰厚的回报。去年,21头肉牛出栏后,除去投资,他净赚了近4万元。
再次创业的成功,使他看到养牛业的巨大前景。正月初九,夫妻二人就悄悄回到了养牛场,购碎石水泥,运木料瓦片,新建了12间牛圈,准备在今年大干一场。
“我现在就是与牛为伴了,只要看着牛儿吃得香、长得壮,我睡着了都是笑着的。”谭畅说,他今年争取出栏两批牛,实现产值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