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史话

老核军工人许双城用心讲好三线建设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1-09 14:27:18]


“长达20多公里,面积1.3万平方米,洞室内可以建足球场或盖20层高的楼房,这样的人工山洞你见过吗? 这个人工山洞,就是地处涪陵白涛的亚洲最大的地下核工程——816核军工洞。”这,便是816厂老职工许双城所讲的三线建设故事的开场白,一下便将听众深深吸引。

让我们把思绪回溯到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

1967年初,一支神秘的特种部队秘密进驻涪陵白涛那莽莽的大山深处,816核军工洞正式开始修建,前后共有6万军人、技术人员和民工参加了816核工程建设。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位五官端正、衣着讲究、英姿勃发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许双城。

许双城,老家在东北的哈尔滨,22岁那年的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学医的他大学刚毕业,便服从组织安排,秘密来到西北的戈壁滩某核军工基地参加了工作。1966年10月,正在谈恋爱的他和女朋友均接到上级通知;马上出发,秘密进驻重庆涪陵,参加一项极为保密的工作,那年他刚好26岁。

当时,许双城接到上级通知时,二话设说,当晚就和女朋友整理好行李,因为他一直奉信“党叫干啥就干啥”、“一生交给党安排”。来到涪陵白涛后,才发现这里的条件是那么地艰苦;不仅医院是搭建在山腰上的窝棚里,医疗设备十分简陋,就连宿舍,也是用竹篾搭成的,遇到下雨天,床下的鞋子会漂到别人的床下。冬天没有取暖设备,夏天忍受蚊虫叮咬,水土不服,饮食上的不习惯……

然而,许双城和他的战友们却毫无怨言,仍以乐观的态度、极大的热情,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新的创业,1971年5月,许双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之中。这一干,就是一辈子,直到退休。许双城和其他核军工人一样,从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慢慢变成了步履蹒跚的老年人,他始终没离开过这个神秘密的大山,真正是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壮年献晚年。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许双城在这大山里而默默地奉献着,他见证了核军工的三起三停,他目睹了反应堆的建设与下马,更是亲历了核军工的转产与突破,他的心始终与核军工程一起跳跃,早已把青春、热血和汗水,交付给了那片黛青色的山峦和奔腾不息的乌江……

20年前,在816厂多个部门工作过、从一名医务工作者干到处长职务的许双城退休了,他谢绝了在外地工作的女儿的邀请,执意要和老伴留下来,继续守护着曾让他魂牵梦绕的核军工洞。虽然,如今的核军工洞早已下马解密了,但许双城仍希望就生活在它的身边。

退休后的许双城并没有辜负核军工人的万丈豪情,他的晚年生活仍然是多姿多彩,充实而又有意义;参加退休支部学习是他必须坚持的活动。此外,作为老年志愿者,他参加了白涛社区的各项活动,这是他的最爱,许双成会吹笛子,每次伴奏都少不了他,他常常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节目表演,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只要见过许双城的入,都能充分感受到老人始终充满了正能量,他对党的感情之深,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据许双城介绍;他是在白涛核军工建设中火线加入的中国共产党的,那年,他刚刚29岁,如今,已是一位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了。2021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喜庆日子,许双城特别高兴,自觉加入到了学习学史、宣传党史的活动之中。

2021年初,白涛军工小镇作为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市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旅游,白涛军工小镇也成为了一些党校和中小学的研学基地,经常有人来到白涛军工小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许双城和另外5名老军工人一起在白涛军工小镇开办了“三线爷爷讲故事”小课堂,许双城经常去白涛军工小镇的“三线爷爷讲故事”课堂里,结合党史教育,向中小学生、党校干部和游客讲述关于三线建设,关于核军工人的故事。

许双城的老伴知道他有高血压,也多次劝他不要去参加讲故事活动,可许双城就是不听,老伴只好监督他早晚服药,还把速效救心丸放在许双城的衣袋里,叮嘱他一旦发现心悸或心脏不舒服,就立即服用速效救心丸。而许双城每次去白涛军工小镇为年轻的游客朋友们讲三线故事时,都会尽量做好案头工作,认真撰写讲稿,他还把自己打扮得精精神神,他讲自己的故事,讲战友们的故事,每场讲述都十分精彩,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2021年“七一”前夕,许双城不仅被选拔到区上参加在党五十年的授嶶大会,还代表816老军工人在大会上发了言。许双城激动地说;“虽然我已逾八十,但我仍然会继续发扬三线精神,讲好军工故事,让三线精神永远永远传承下去!”(冉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