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史话

中共党史知识——重庆部分

发布时间: [2008-12-24 10:02:07]

中共党史知识——重庆部分
 

61.华蓥山起义

解放战争时期川东地下党在华蓥山地区发动的一次有影响的武装起义。194889月,在广安戴市和观音阁、武胜三溪、岳池伏龙、合川金子沱和武胜真静、渠县龙潭等地先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共有2000多人枪,分别宣布成立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第五、八、七、三、四、六支队。华蓥山起义在重庆、成都等地引起巨大震动,国民党重庆行辕和四川省政府立即调动重兵前往围剿。起义部队在战斗和突围时,王璞和五支队司令员杨玉枢、三支队政委杨奚勤等人不幸牺牲,各处起义均遭失败。突围后部队多数人员分散隐蔽,干部转移,少数人被捕。华蓥山起义失败后,在起义地区的大竹、广安、邻水、岳池等地还保留下来几支小型武工队,开展以滋味为住的游击活动,有的一直坚持到解放。

62.金子沱起义

1944年,南方局派共产党员陈伯纯回家乡合川金子沱开展农村工作,建立“两面政权”,掌握武装。陈伯纯到金子沱后,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当上乡长,并陆续掌握了一批武装。南方局和四川省委也相继派了一些干部协助陈伯纯工作。1947年,根据中共川东临委的指示,成立了金子沱特支,准备在金子乡发动武装起义。19488月华蓥山起义爆发前,金子乡有四千多农会会员,发展了一百多名党员。华蓥山起义中,川东临委书记王璞,以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第三支队的名义,亲自到金子乡发动起义,共有400余人,500余枪,陈伯纯任司令。王璞、陈伯纯等率起义队伍向岳池、广安行进,在岳池三元寨遭到内二警和地方团队重兵围攻,素食严重,王璞突围到石盘乡木瓜寨后不幸因手枪走火牺牲,起义人员分散隐蔽。

63.川康特委重庆工作组因1948年春夏重庆、川东党组织遭受重大破坏,上海局钱瑛从北平、上海的川籍党员中调出一批干部到重庆开展工作。到1948年年底以前,这批干部中少数与川东党组织接上头,大部分的关系交给川康特委领导。同时,川康特委亦先后派出几批干部到重庆,并将川康党组织在重庆的干部建立了四个平行的工作组:学生工作组,川西第二先遣组,交通工作组,工商工作组。四个工作组大都从开展青年工作入手,迅速发展组织,建立据点,与川东党组织平行开展活动。

64·二一学生运动

重庆解放前夕,在党的领导下爆发的大规模学生运动。1949年2月,中央工校的教师由于物价飞涨、工资低微,生活艰难举行罢课斗争,各校的教师群起响应,广大学生也发起了“尊师运动”以支援教师。3月17日4000多名学生举行游行请愿。3月27日,各校学生近万人齐聚重庆大学广场举行“活动营火晚会”。在地下党的领导下,运动迅速由经济斗争转为政治斗争。南京的“四·一”惨案发生后,学生们的情绪更加激昂。决定在4月21日举行全市学生示威请愿大游行,报名参加游行的学生占全市学生总数80%以上,学生运动得到了各阶层市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部分政府公务员也参加了罢工。国民党当局惊恐万分,准备在4月21日这天实行大逮捕,制造大血案。地下党组织通过打入国民党内部的袁鉴承提前得到了这个消息,当机立断,决定将全市大游行改为分区或校内大游行。通过四·二一运动广泛动员了群众,涌现了大批积极分子,为迎接解放,保护城市作了思想准备。

65.临江路会议

重庆解放前夕川东党组织为迎接解放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19497月中旬,川东特委临时负责人在临江路45号举行会议。会议根据“迎接解放,配合接管”的方针,讨论了加强统战、策反和护厂护校,以及营救白公馆、渣滓洞监狱中政治犯等项工作的办法。会上还决定进行组织调整,在原川南一工委、二工委地区和上下川东地区分别成立江津等11个县委和合川县委,其余地区仍实行单线联系。在重庆市,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分别设立若干领导小组和特支。临江路会议的召开,为迎接重庆解放作好了准备。

66.进军西南作战

194910月至1950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在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和地方武装的配合下,解放贵州、四川、云南、西康四省的作战行动。渡江战役结束后,党中央、中央军委就明确指示以四而野战军为主,担任解放和经营西南地区的任务。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亲自制定了“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和部署。1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进军川黔作战。在西起湖北巴东,南至贵州天柱千余里的地段上多路挺进,拦腰斩断了国民党军大西南防线。1115日,二野五兵团和第十军解放了贵恙、思南。三兵团主力和四野47军,分别于11月上中旬占领川东南门户秀山、酉阳、黔江三县城,紧接着强渡乌江天险,突破白马山防线,解放了南川、綦江、江津、涪陵等地,对重庆形成三面包围。30日,重庆解放。国民党各部纷纷夺路溃逃川西。12月上旬,二野三、五兵团等部和四野十八兵团从西、南、东、北分数路挺进川西,将胡宗南集团数十万人包围在成都地区。1227日,成都解放。与此同时,卢汉在云南起义,刘文辉、邓锡侯在西康、彭县起义。至此,云南、西康和平解放。19504月初,西昌战役结束,国民党在西南地区的正规军全部肃清。

67.龚滩战斗

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作战过程中突破乌江防线的一次激战。194911月,为抵御人民解放军凌厉的军事进攻,国民党宋希濂集团在乌江以西,从彭水到龚滩200余里地带上布置了乌江防线,企图据乌江天线顽抗。龚滩西濒乌江,南临阿蓬江,两江交流,地势险要,是入川重要隘口。解放军决定由此首先突破乌江。夺取龚滩的任务由1236106团执行。这时宋希濂的一个营已事先在龚滩北岸构筑了坚固工事,渡口仅有的三只船也被拖到对岸。部队领导在连队中挑选了七名勇士过河夺船。六名勇士被激流卷走。只有石世喜泅到对岸,夺到一只小船。部队就靠这只渡船过了阿蓬江,很快占领了天险乌江渡口,将“乌江防线”撕破一个大缺口。随之,解放军在彭水等地同时渡过乌江,宋希濂苦心经营的乌江防线迅速崩溃。

68.白马山战斗

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作战过程中突破白马山防线的战斗。白马山是南川通往涪陵、重庆的咽喉要地。194911月中旬,乌江防线被突破后,蒋介石在林园召开紧急会议,将罗广文部队10万余人日夜兼程调回川东,与宋希濂残部在南川以东白马山一带紧急布防。防线还未布置完毕,解放军先头部队已经解放了江口、武隆、随即向白马山防线发动了攻势。解放军1199团设伏于中营、竹坝以南地区,歼灭了宋希濂九师师直及25团大部,随后一路猛攻,连站皆捷。与此同时,解放军47141师由彭水沿乌江东岸西进,在地下党游击队的配合下,渡过了乌江,登上了白马山川湘公路茶园地段,歼灭了宋希濂20兵团的一个辎重团,将20兵团能战斗的部队全部隔断到武隆以东,布防白马山防线,只坚持了一天,即全线崩溃。人民解放军突破白马山防线,粉碎了蒋介石据此拱卫重庆的阴谋。

69.南温泉战斗

解放重庆时的一次外围战斗。南温泉的国民党军队防守的战略要地。温泉东南面的建文峰和打鼓坪山之间的峡谷虎啸口的南川直插重庆的必经之路。1949126日,解放军二野三兵团12军先头部队由南川抄小路飞兵进攻南温泉,与防守在这里的胡宗南一个师遭遇。12103团侦察连乘敌不备奇袭虎啸口得手,团部随即在离南泉两公里处的大湾村制定了进攻建文峰的作战方案。从设防薄弱的南侧以肩搭人梯登上断崖,夺取了建文峰南侧高地,进而攻占了主峰。从27日早上开始,我军将士坚守阵地两天一夜,打退了敌军数次冲锋赢得了南温泉战斗的胜利。南温泉战斗牵制了国民党军队主力,为三兵团和47军部署三面包围重庆争取了时间。

70.护厂护校斗争

重庆解放前夕,地下党组织领导开展的护厂、护校和保护城市设施的斗争。蒋介石在逃离重庆前下令炸毁各兵工厂和重要的水电、市政设备。为了保护工厂、城市和人民财产安全,重庆兵工、公路运输、纺织、电信以及水电等系统的工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纷纷成立“护卫队”、“工人自卫队”、“工人纠察队”、“家属防盗队”等护厂组织。各大专院校的师生也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校园,以党支部或党的秘密外围组织为核心,普遍建立了护校组织,在临近解放时,日夜站岗放哨,防止特务破坏。护厂护校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破坏重庆的计划,重庆的市政设施、工厂和电力设备基本被保护下来,工人们努力维持生产,保证了重庆解放时的生产营业,使重庆基本完好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71.“狱中意见”

1948年春,重庆和川东党组织遭受重大破坏,造成133人被捕。被捕者大多关进歌乐山下的渣滓洞、白公馆监狱。大破坏的教训的相当惨痛的。狱中同志认识到,十分有必要从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历史经验,从党的工作自身找问题,为此他们进行了理性的思索和深层次的探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些共产党主义者凭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贞、敞开胸怀,直言无忌,寄望后人。罗广斌从“一一·二七”屠杀中越狱脱险后,根据同志的总结,写成《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况的报告》交给党组织。该报告的第七部分,即狱中意见,被归纳成为八条:“防止领导成员腐化;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切勿轻视敌人;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严格进行整党整风;惩办叛徒特务。”这些意见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72. 一一·二七大屠杀

国民党反动派仓皇逃离重庆前夕,对关押在歌乐山下的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中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进行的疯狂大屠杀。根据蒋介石的直接命令。国民党特务从19499月开始即分批进行屠杀。96日,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及秘书宋绮云等6人被杀害于歌乐山松林坡。1028日,共产党员沉然、王朴、成善谋等10人被杀晒于大坪刑场。1114日,江竹筠、李青林、齐亮等30人被枪杀于电台岚桠。1127日,屠杀达到顶点,许晓轩、谭沈明、刘国鋕等近200人被杀害。1129日,城区“新世界”临时看守所中的32人被押至松林坡杀害。“一一·二七”打算屠杀及其前后被杀害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共300多人,只有35人脱险幸存。

73.重庆的解放

19491130日,西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重庆获得解放。重庆的解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所取得的巨大胜利,是重庆人民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英勇斗争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大西南战斗打响后,二野三兵团主力和四野47军,分别于11月上中旬占领川东门户秀山、酉阳、黔江三县城,紧接着强渡乌江天险,突破白马山防线,于11月下旬解放了南川、綦江、江津、涪陵等地,对重庆形成三面包围。解放军在重庆南郊的南温泉、黄桷桠等地与胡宗南部发生了几场小规模激战,其余部队则在长江南岸各个渡口进行敌前登陆,先后控制了西起江津东至木洞近百公里的长江南岸地区。1130日蒋介石乘坐飞机逃离重庆,国民党各部纷纷夺路溃逃。邮局党组织当即以全体职工名义,打电报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告重庆解放的消息。下午,川东地下党和重庆各界代表过江到海棠溪,与进军部队接头,迎接解放军入城。傍晚,解放军先头部队分几路在朝天门、储奇门等处进入市区,宣告了重庆的解放。从此,重庆获得了新生。

74.接管建政

解放初期的重庆,满目创痍,伤痕累累:大批匪特四处潜伏,阴谋破坏,散兵游勇流窜街头,骚扰滋事。工商业极度萎缩,80%的工厂停业关闭,全市失业人员及停业待工者达20多万人。接管任务十分艰巨。在中共中央西南局的领导下,从19491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员会发布第一号命令,宣布重庆市正式开始接管起,至195123日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重庆的接管历时仅50多天。1949121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19501月中旬,中共重庆市委和重庆市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相继成立。19507月,重庆被定为西南行政区直辖市,旋改称中央直辖市。

75.中共中央西南局

中共中央派出机构之一。根据中共中央19491013日电报指示,中共中央西南局于19491123日在湖南常德成立,由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别担任西南局第一、第二、第三书记,委员共有24人。西南局代表中央负责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和西藏、康都地区的工作。重庆解放后,西南局驻重庆。此届西南局于1954年经中央批准撤销。194911月至19527月期间,邓小平担任西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西南军区政治委员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76.60万”、“90万”、“6000万”

194911月至19527月,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主政大西南的邓小平把处理西南地区的任务简略地概括为:依靠六十万,改造九十万,发动六千万。依靠六十万,指的是我军在西南的六十万人的部队,要由战斗队变为工作队。改造九十万,指的是要把战争中俘虏和投诚的原国民党部队九十万官兵改造过来。发动六千万,指的是西南七千万人口中,有六千多万是我们要依靠的人民群众,要把人民组织起来,实行土地改革组织生产恢复经济,开创西南地区稳定、发展的新局面。

77.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0123日至29日,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400名,列席及旁听人员近200名。西南及重庆市的党政军主要领导同志邓小平、刘伯承、张际春、陈锡联、张霖之、曹荻秋等出席了会议。刘伯承作了《为建设人民的生产的重庆而斗争》的施政报告。与会代表还听取了邓小平作的《团结起来,战胜困难》的重要讲话。陈锡联宣布成立由39名委员组成的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陈锡联为主席,曹荻秋、胡子昂、何鲁为副主席,罗士高为秘书长,徐崇林、王文彬为副秘书长。

78.减租退押

地租、押佃的封建地主利用土地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之一。1950111日至次年115日,结合城市镇压反革命,在重庆郊区开展了减租退押、清匪反霸运动。机关干部、民主人世、青年学生、教师、工人和农村积极分子,混合组成减租退押工作团帮助工作。减租退押使农民得到实惠,据查,实行减租后,租额一般降至正产物的30%左右。佃户的押金,政策规定全部退还,实际退还占应退总数的64%。减租退押的经济果实均分给农民,分得减租、退押这两项斗争果实的农民占70%左右。

79.清匪反霸

减租退押工作开展以后,恶霸地主勾结匪特,千方百计进行破坏活动。1950127日,重庆市进行了解放以来的第三次大逮捕,随着全市性镇反和郊区清匪反霸等项工作的逐步开展,市郊农村历代不绝的匪患得到根除。各区通过人民法院,充分运用专政手段,及时打击和镇压了恶霸地主和匪特的气焰。

80.肃特镇反

19501月,军管会颁布《重庆市国民党特务人员申请悔过登记实施办法》,并于118日和519日,对顽固不化、继续作恶的敌特分子进行两次集中搜捕,逮捕案犯1700余名。西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和重庆警备司令部也协同配合,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活动。19506月,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后,敌特分子乘机疯狂进行破坏活动。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2月,镇反运动在重庆全面铺开。次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后,重庆也掀起镇反运动高潮。19519月,第四次全国公安会议分析判定:重庆是镇反比较彻底的城市之一。

81.妓女、乞丐收容改造

重庆解放之初,妓女活动频繁,暗娼游妓公然招揽嫖客。据估计,重庆市约有1万余人。收容散兵游勇工作基本完成后,从1950225日开始,重庆公安机关会同民政部门,在半年的时间里,先后8次集中收容游民、乞丐、妓女1.5万人。政府有关部门组成改造机构,对他们进行戒毒治病,政治教育,劳动改造,安排出路。1952年国庆节前夕,公安机关经过深入调查,采取“一扫清”的办法,收容游民、乞丐、妓女200多人,从此,重庆社会上游民、乞丐、妓女基本绝迹。

82.禁烟肃毒

1950224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有关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1950926日,重庆市成立了禁烟禁毒委员会,有组织地在全市开展大规模地禁烟禁毒运动。到19512月,全市设立分会8个、支会52个、戒烟小组363个,形成了从上到下、遍及全市的禁烟禁毒斗争的领导网络,并破获贩毒集团200多个,贩毒案件2万多件。年底,司法机关共处理烟毒案600多件,处决犯罪情节严重的13名烟毒案犯。同时,广泛向人民群众作禁烟禁毒宣传,表明政府禁毒的决心,动员群众起来与烟毒作斗争。重庆市施戒瘾民2万多人,绝大部分戒除恶习,重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83.土地改革

解放初期,土地所有权绝大部分操纵在地主手中。全市占有土地75%96%以上的地主,仅占总人数不足8%,而占郊区农村人口85%以上的农民,只有约25%4%的土地。19511月,重庆市第二届第一次各代会通过《重庆市郊区土地改革实施办法(草案)》。214日,市政府正式颁发全市即行土改的命令。各地土改工作团宣传土改法令,整顿农会组织;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征收土地;查实土地,评定产量,公平合理地分配斗争果实。经过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提高了农民的觉悟,解放了农村产生力,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并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84.整顿财政金融

迅速恢复生产,稳定物价和整顿财政金融,是解放初期恢复国民经济的首要任务。重庆市军管会于19491210日发出布告,宣布人民币为市场流通的唯一合法货币。1950112日明令禁止金银外币的自由流通,建立起统一的人民币市场。从3月起,西南贸易部先后在重庆建立了西南区粮食、百货、花纱布、工业器材、石油、煤建公司等大区国营商业批发机构,市政府也相继成立了国营贸易公司、零售公司、城乡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等商业机构,有计划地吞吐物资,防止不法商人从中渔利、高价盘剥,逐步将有关国计民生的商品掌握在国家手里。为减少盲目刺激市场的因素,市政府还成立了15个市场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市场价格的干预。5月以后,市场物价平稳,重庆市人民终于摆脱了过去10多年来因通货膨胀、物价波动所遭受的苦难。

85.文化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重庆解放后,接管初期,即废除了党义、公民、军训、童训等反动课程,增设了政治课。各校统一采用中央教育部指定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有了改进。随后,在大中小学教师和其它知识分子中开展了思想改造运动。1950年,市政府先后举办了寒、暑假中小学教师研究会和暑期学习团,初步改变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有关改革学制的决定公布后,重庆市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热烈拥护。旧的学制被废除,学校里建立了青年团和少年儿童队,成立了学生会,建立了个人负责与集体领导相结合的校长与校务委员会并行的制度,实现了学校内部的民主改革。同时,从1952623日大会动员以后,重庆市文艺界也开始了整风学习运动,8月下旬基本结束。参加这次整风的有西南文教部,西南人民文工团,重庆文联等15个单位。重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了党的“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以民主的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

86.抗美援朝

19506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共中央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 共和国的请求和祖国安全需要,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重庆市成立了“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展开仇美、鄙美、蔑美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从195011月起,市委即布置组织全市各级干部和各阶层群众,结合各种纪念节日、反特斗争控诉会、时事报告会、群众大会、街头宣传等组织有系统的时事学习。抗美援朝期间,重庆市先后组织由党政领导、军烈属代表和各界人士,以及市部分川剧团、文工团、杂技团、曲艺队等参加的第一、二、三届赴朝慰问团和慰问文工团。同时,组织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参加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和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报告会,全市80%的人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从195011月起,重庆各阶层群众就纷纷自发捐钱捐物,支援前线。据重庆抗美援朝分会统计,到19522月,全市人民共捐献缴款可买战斗机54架,超出原计划39架的38%

87.“三反”运动

195110月,在全国开展“精兵简政、增产节约”运动。运动中,各地暴露出大量的贪污、浪费现象和官僚主义。121日,中共中央作出《有关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18日,在重庆市第二届第四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市长曹荻秋作《为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而斗争》的报告,号召全市人民协助政府检举揭发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行为。重庆市“三反”运动经过动员学习、坦白检举、领导检查阶段及机关内部进行反大贪污犯和彻底清查小贪污阶段。到19526月底,重庆市各机关的“三反”运动基本结束。运动中,在“打老虎”阶段曾经发生过一些过火的偏差,随即作了纠正。通过“三反”运动,提高了干部的思想觉悟,整顿了作风,严肃了纪律,纯洁了组织。

88.“五反”运动

在“三反”运动中,发现许多贪污分子的违反行为与社会上的不法资本家有关,因此,1952126日,中共中央发出《有关在城市中限期展开的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31日,中共重庆市委发出《有关建立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指挥部的通知》,并从各机关、大、中学习抽调干部和学习3000人组成检查大队,分别派往工商界各行业帮助工作。26日,重庆市军管会、市政府联合发布命令,宣布在全市工商界开展“五反”运动。428日,成立重庆市“五反”人民法庭,专门处理“五反”案件。整个处理工作在6月份全部结束。这次运动经过普遍号召、坦白、检举,反复动员交代政策,重点检查并结合处理中小户以及审查定案等阶段,基本上清洗了“五毒”,打击了不法资本家的违法活动,巩固了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89.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14月,重庆市第一期土改结束后,中共重庆市委即从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发展生产困难着手,提出“组织起来”,发展互助组织的要求。年底,郊区6个区已成立互助组1900多个,初步组织起来的农民占6个区总农户的19.93%1952年初,市委组织区、乡干部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有关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后,农业互助组在市郊区、县得到大力发展。1954527日和64日,市委两次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中央《有关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着重研究1954年秋季和1955年春季发展农业合作社的计划。至1954年年底,全市组织起来的农民达43767户,占全市总农户的64.67%。当年秋收,2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收获量比1953年未建社时一般增产1015%,比互助组增产8%,比单干户增产20%195511月以后,掀起大办高级社的宣传热潮。1956年年初,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和北碚区的初级社全部转为高级社。至此,市郊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90.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06月,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工商委员会,开始有步骤、有重点地对全市工商业进调整。1951年起,根据国家需要,对部分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经资本家申请,陆续实行公私合营。1953年,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后,重庆开始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有计划的改造。公私合营后首先对各行业生产业务作出了统一安排,然后开展了资产估价,经济改组,人事安排,协调公私关系等工作。特别是政府对工商业私方人员进行妥善安排,减少了震荡,保证了经济增长。1956年公私合营工商业私方人员有的安排担任公司经理、副经理,正副厂长,工程师,有是还当选为市、区人民代表或担任市、区政协委员,有的还安排为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和副区长等国家公职,大大调动了私方人员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积极性。至1956年初,重庆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