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枫
1933年10月,贺龙率领红三军一部,由湖北利川毛坝转战到与石柱毗邻的利川黄泥塘、汪家营一带开展革命斗争,打开土豪粮仓分粮,动员广大群众团结起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压榨,与土豪劣绅展开斗争。
11月3日,红三军在利川建南与川军山防局长王崇德对恃,激战数小时,红军战士英勇顽强,打得王崇德部抱头逃跑、狼狈不堪。红三军击溃王崇德部,缴获武器无数,并在梨子园枪毙了山防局3名中队长,大快人心。红军的革命活动,对毗邻川东石柱的群众造成很大影响,贺龙领导的红军威名也传入川东石柱。
11月7日,红三军在贺龙的率领下,进入石柱境内的冷水、栗子坝太平槽一带整休,传播革命思想,发动群众打富济贫,为群众做好事。
栗子坝是一个人口不多的穷乡僻壤,由于广大人民深受乡团和土豪劣绅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栗子坝一带的人民多年来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本来就饥寒交迫,又加上这年夏涝洪灾,粮食大面积欠收,使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本来不多的粮食又被国民党的军饷征收殆尽,群众生活更加困难,穷苦老百姓到了冬天,只有靠挖野菜、剥树皮充饥度日。
贺龙进入栗子坝太平槽一带后,发现群众生活非常困难,就与政委关向应商议,派出小分队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民情,自己又亲率一队调查人员到太平槽黑洞槽了解群众疾苦。他带领着调查人员逐户走访,开始有人害怕,因为国民党政府恶人先告状,宣传贺龙是土匪、棒老二。他们深入一家一户,一边做好事,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困难,一边向老百姓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红军的纪律,讲革命道理。慢慢地,群众发现贺龙领导的红军的确是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调查走访中,贺龙发现黑洞槽的41户农民,有40户已完全断炊,开不起锅。他苦思冥想,如何才能帮助群众度过饥荒?这天,他同一名小战士从黑洞槽返回住地,途中,小战士抓住一根蕨藤往上爬,不料扯翻了蕨藤,连根拔起,小战士滚下坡去,贺龙忙上前扶起战士。此时,贺龙发现蕨根的断处流出白浆,他断定这种植物的根有粉,随及张口尝了尝流出的白浆,有甜味,他高兴的对战士说:“小战士呀,你这一跤划得来哟,这东西一定能吃。”于是,他当晚就叫战士们挖来蕨根,洗净后用石头砸碎,去渣取汁,沉淀后,果然有淀粉,放在锅里烧火一煮,立马就是鲜香的羹。他决定首先由自己先喝,警卫员把碗抢过去要喝,贺军长说:“你还年轻,不能吃,让我来先赏赏哟。”说着夺过碗一口喝了下去,感觉鲜美可口。几分钟后,没有不良反应,于是,战士们大碗大碗喝了起来。这一发现,让贺龙十分兴奋,他高兴地说:“群众有救了,群众有救了哟!”
蕨根这东西,方岳一带,野生野长,满山都是。第二天,贺龙就和政委关向应一同组织小分队,发动群众挖蕨根打粉度日。在红军的帮助下,栗子坝一带的农民顺利度过了这个冬荒。人们激动地说:“只有红军才是我们的救星啊!”
数日后,红军离开栗子坝时,有几十个青年农民主动要求当红军。父母也前来找贺军长和关政委,要求红军收留他们的儿子当兵。老百姓相信,只有当红军才有出路。就在这次,栗子坝一带群众纷纷送子参军,包良平、向学州、邹文俊等五十几个青年参加了红军。
红军走了,栗子坝一带的老百姓怀念红军,编出民谣歌唱:
十冬腊月受饥寒,
穷人饿得打蹁蹁;
多亏贺龙来挖根,
蕨根救人度荒年。
自从贺龙发现蕨根粉,每遇灾年,石柱栗子坝一带山区人民不再饥荒,并发展蕨根粉的烹食方法和技术,取名“都粑”。
如今,都粑这一纯天然绿色食品,不但是石柱地方的珍贵特产,而且享誉中外,成为天下游客想往食用的山珍美食。
朋友,大家绝不能忘记,都粑,可是贺龙军长的“专利”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