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怀铁路于2005年底开通,但截至目前,涪陵不少从铁路直接受益的企业,实际的运输需求已经超过了这条铁路的设计运输能力。业内人士认为,这恰好表明涪陵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过铁路规划之初的想象。
涪陵化工:依靠渝怀铁路节省运费上千万元
在涪陵区龙桥镇桥南路的长江边上,山麓到江水之间有一块少见的开阔地。地块临山的一面,渝怀铁路穿越而过,临江的一面,是从铁路主干线分支出来的三条铁轨,铁轨之间是绵延近1公里的棚架。棚架里,工人正在用叉车往火车车厢里搬运货物。这里是涪陵区依托渝怀铁路而建的物流园区。
据了解,该物流园区的大股东是涪陵化工公司,其主要业务为承揽该公司原材料和产品的铁路运输,附带业务为其他需要走渝怀线的零散物资运输。
“自从有了这个物流园区,即便面临较为严重的运能不足,涪陵化工节省的运费也在千万元以上。”物流园区副总经理冉伟告诉记者。
顺着冉伟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园区不远处有一大片区域烟囱、水塔和炉窑林立。据介绍,那里正是涪陵化工公司,其产品是农业用的磷肥和复合肥。
冉伟介绍,涪陵化工虽然地处长江边,有着水路运输的天然优势,但这种优势仅用于工厂的原料运输,因为铁路的通达区域更广泛,且运输时间短,涪陵化工的产品通常通过船运至重庆港,然后从重庆火车西站和南站发往全国市场。由于这个过程中要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转运几次,涪陵化工的产品包装经常破损。
渝怀铁路通车后,涪陵化工的产品,从工厂先用汽车转运7公里到达这个物流园区,然后上火车,直接发往全国。以前的平均货运时间是7天,现在已经缩短为3天。“货运时间短了,更利于公司按照市场需求调控生产规模,对于市场的反应能力明显增强了。”冉伟说。
依托渝怀铁路,涪陵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涪陵化工运费节省,只是整个涪陵区从渝怀铁路收益的一个侧面。涪陵区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涪陵客货运输主要靠长江和乌江水路,2000年渝涪高速公路通车后,公路运输才逐步增大了比重。渝怀铁路的建成,对于涪陵交通体系的完善和运输结构的改变带来深刻的影响,极大地改善了涪陵经济建设和投资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渝怀铁路对涪陵的贡献,首先在于产业拉动。过去,涪陵货运大量依靠水运,运输方式较为单一。快速、大运量、低成本的铁路货运破解了货运渠道单一的瓶颈制约,满足产业迅速发展产生的货运物流要求,形成招商引资新的优势。
沿交通线路,特别是在交通线路的十字交叉点聚集生产要素,是进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形式。涪陵区按照渝怀铁路涪陵段的走向及功能区分布,结合该区产业发展的规划对生产力布局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据介绍,在渝怀铁路规划完成后,涪陵即作出在该区龙桥片区以涪陵化工为依托,打造长江上游的磷肥生产基地的规划。
同样依托渝怀铁路,涪陵在李渡规划建设李渡工业园区,以李渡长江大桥连通北拱转运枢纽,在白涛发挥建峰专用货场的运输能力,规划建设了建峰百亿化工园区。
涪陵区委宣传部一名干部告诉记者,由于渝怀铁路的修建,该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及投资环境得到了质的提高,许多企业看重该区铁路、高速公路及长江黄金水道交汇、铁公水联动运输的有利条件,纷纷表示了浓厚的投资兴趣,世界五百强之一的中化集团以及新加坡泛联集团、安徽国通管业、广东金税控股等一批实力企业已经落户涪陵。
涪陵区交委的这位负责人表示,该区将通过依托铁路干线改造和建设化工、建材、纺织、食品、医药等工业基地,进一步发展大城市、催生小城镇,从而实现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产业带动,提升区域工业化水平,以此来推动城市化,是铁路带给涪陵的间接利好。该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快速工业化将提供更为丰富的就业岗位,安全快捷的铁路运输将大大缩短涪陵与外界的时空距离,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就业岗位将极大提升涪陵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加速城市人口聚集。人口聚集又为产业发展提供大量的人口资源,从而形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推进的良性局面,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加快涪陵100万城市人口、10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的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进程。
铁路对于涪陵经济发展的直接利好,是铁路建设本身对于涪陵当地消费的促进。涪陵发改委的这位负责人介绍,渝怀铁路对涪陵段总投资约20亿元,是建国以来国家在该区投入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工程采购砂石料数十万方,水泥20余万吨,促进了地方企业的发展。铁路大量施工人员的消费需求刺激了沿线商贸、餐饮、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沿线小城镇的繁荣兴旺。
同时,工程建设中大量使用当地农民工,增加了农民的务工收入。结合涪陵乡镇公路规划,投资千余万元修建了等级较高的施工道路一百公里,改扩建原有乡村公里近百公里,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渝怀铁路复线:涪陵在等待
冉伟介绍,消除了交通肠阻隔的涪陵化工,目前的年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吨,年产值逾30亿元,要进一步扩大产能,目前面临的难题是渝怀铁路运力不足。
涪陵化工建厂在前,而渝怀铁路修建在后,铁路甫一建成,为何就面对运能不足的问题?涪陵有关方面的解释是:铁路通车前,由于交通不便,工厂规模小或者开工不足,通车后,工厂扩产,铁路运力就显得不足。
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位于涪陵白涛工业园区的建峰化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1984年由军转民的企业,其厂房、办公区和水运码头,几乎占据了一整座山朝向乌江从山头到山脚的全部区域。据建峰化工农资公司经理甘云杰介绍,建峰化工占地8000亩,资产总额达60亿元,员工5300人。
建峰化工的铁路物流园区位于这座山的半山腰,同样是从跨境而过的渝怀铁路线上接出两条铁轨,搭上一排长长的棚架,和涪陵化工物流园区的景象相似。
不过,记者注意到,建峰化工从生产车间到货运码头,有长约3公里的传送带直接连接,铁路物流园区却没有这一设施。这意味着,工厂的产品需要由汽车转运而不是像走水路那样直接传送。
甘云杰解释说,目前渝怀铁路运力有限,建峰化工虽然每年有80万吨运输需求,但获得的运输指标只有30万吨,渝怀铁路复线工程完工后,他们将把传送带延伸至铁路物流园区,从而直接把产品送上火车。(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