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事件

石柱老区贫困农户学捕“鱼”

发布时间: [2011-12-20 16:06:06]

    “老师讲的技术太实用了,我的脑筋开化了许多,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坚定了。”刚到西南大学培训学院参加第二十期草食牲畜养殖创业培训的石柱老区龙潭乡都会村贫困户甘国传兴致勃勃地和笔者分享他第一次走出大山上“免费大学”的快乐。
     原来,甘国传尝尽了无“技术”的苦头。3年前,他四处凑钱买的400多只土鸡因“饲养”不当早早夭折了,摘掉“贫困帽”的计划又一次落空。本月,听到县扶贫办组织参加特色养殖培训的消息,他第一个报了名。学习期间他一边认真听课,一边寻思着如何因地制宜发展项目,打着致富算盘。“老师发给我们的学习光盘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我明年打算利用本村丰富的草地和林地资源发展肉牛10头,山羊50只。”今年,该老区像甘国传一样到西南大学“取经”的创业农户就有85位。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石柱老区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坚持 “富口袋”先“富脑袋”的思路,大力实施“扶智”工程,调整培训结构,创新培训机制,突出培训重点,完善政策措施,促进贫困地区劳动转移就业,大力推动贫困农民增收致富。
     “扶贫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贫困户‘找钱’”。 该老区扶贫办主任彭德斌说,“学员培训费、住宿费、教材资料费、参观考察费、往返交通费由县扶贫办解决,建档贫困户每天每人补助生活费20元,其他学员补助生活费10元。”
      今年,该老区依托西南大学、县职教中心组织开展各类扶贫培训14647人次。其中,“雨露技工”培训98人,中药材、烤烟、中蜂、金荞麦、茯苓等实用技培训12105人次,创业培训481人次,政策业务培训 363人次,中职教育1600人,极大地提升了贫困劳动力的素质。(向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