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通讯员 何锐忠 袁启芳)“现在,我不用再跑老远来回提水,感觉省劲多了!”近日,黔江区水田乡大塘村的烟农李万富从田边的水泥硬化水渠中取水浇灌烟叶。他说,去年新修建的水渠大大降低了他的劳动强度。
李万富所说的水渠,是黔江区实施的烟区基础设施项目。大塘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落下的雨水很快渗漏一空,人畜饮水严重短缺。
对大塘村的困境,当地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1年年初,整个村子沸腾了,大家扛起锹把,带上干粮,上山开路,协助勘察选址,寻找水源。线路确定后,全村男女老少上山帮忙挖土方、抽槽子、背石块、扛水泥、铺管线。
经过一冬一春的奋战,全村绝大部分烟田都铺上水管,装上了水龙头。在烟区,记者发现在烟田里,相隔一段距离就立有一个两尺高的白色水泥方柱,统一刷有“中国烟草”四个醒目的文字,柱子上的水龙头大多装上了锁。
“以前,村里人种过一段时间的烟叶,但因为干旱,种了不到两年就不种了。” 李万富说,自从2011年村里烟区水管牵到了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和田边,解决了吃水浇地问题,村里人很多又种上了烤烟。他去年种了10多亩烤烟,收入还不错,今年准备多栽几亩。
“以前4我们一家人都在外面打工。自从村里把水引进灌溉地、把路修到田间地头后,我们就再也没外出了,在家种烤烟收入不错,还可以照顾老人、小孩。”村民杨秀芳接过话茬。
这热乎的场景,这暖心的话语,记者在黔江区水田乡、水市乡等乡镇烤烟种植基地不止一次看到听到,并被烟农的喜悦感染。
“强化烟区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抓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区农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区按照围绕基本烟区、基本烟田建设,统一规划,整村推进,项目配套,建成一片,受益一片,不断完善烟田基础设施,提高烟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建设中,全区坚持以项目管理为重点,资金管理为核心,制度建设为保障,严格抓好项目设计、招标、施工、验收等环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并制定管护办法,明确管护责任,确保项目发挥应有的效益。今年,全区还将继续完善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烟区硬化路120公里,砂石路100公里,土地整治4000亩,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烟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