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事件

修兴业之路 架致富之桥

发布时间: [2017-12-04 10:14:30]

                       修兴业之路 架致富之桥

     (冉亚清)走进革命老区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家乡安桥村,茂密的森林、宽阔的水泥公路和至今保存完好的深宅古民居——土家吊脚楼映入眼帘,仿佛把你带进古代,让你魂牵梦绕。"安桥村能有今天的变化,多亏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和人大代表们的艰苦努力!”村民们如是说。

                     安桥支部的修路情结

   安桥村坐落在海拔l2OO米的土家山寨上,幅员面积13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有良田4280亩,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可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着浓郁的土家民风民俗的历史文化底蕴。

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里受公路不畅、交通不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安桥村山河依旧,面貌未改。为此,当地群众怨声载道,村民始终徘徊在贫困线上。2013年,新公选上任的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冉启奎,针对安桥村的具体情况,从安桥村的自身潜力和特定优势出发,在石家乡人代会上提出了《加大安桥村基础功能设施建设、改变落后面貌的建议》。建议引起了乡党委、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视。该乡从派驻村工作组,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发挥党员、人大代表带头作用,完善基础功能设施建设,落实民生政策,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方面入手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

      村“两委”班子把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如何摘掉“后进帽子”作为工作目标。他们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征集老党员、人大代表、老干部的发展建议,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同时在乡党委、政府和人大的大力助推下,带领全村重新迈开了前进的步伐。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安桥村“两委”致富土家族村民的理念和头等大事,也是全村人最大的梦想。

                      山寨农民的幸福梦想

      2013年之前,安桥村是石柱县典型的贫困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但是这个贫困村仍然有着独特的优势资源和有待开发的特色产业。冉启奎接任安桥村党支部书记时,先后走访了全村老党员和部分土家族村民,他们几乎众口一词就是“修路”。冉启奎在村里,做规划,拿方案, 村民自发上阵,有人的出人,有车的出车,平整路基,为修路做好准备。并向石柱县扶贫办申请争取了100余万元项目款,硬化了桥家坳至安桥村的笫一条公路。从此。安桥村拉开了修建农村通达公路的序幕。

      2014年初,安桥村“两委”和人大代表联合向石柱县相关部门提出建议,新修安子沟水库环湖路,解决土家族村民过河、行路难的问题。

这一建议得到了石柱县委县政府、县交委的高度重视。县交委提出了将安子沟水库环湖路纳入石柱县“十二五”农村通达公路规划,按农村四级公路路基宽6米、长近7公里新建,约需建设资金150万元的资金预算。

环湖路于当年12月1日破土动工,经过20多天的紧张施工,6.6公里基础路全面拉通。

    此路建成后,既能解决当地村民的过河行路难,又使革命老区农民起义组织八德会居点十里峭壁悬崖、富有神奇色彩的云龙洞景区、四川工农红军第三路游击队喋血西乐平、安子沟水库水上游乐垂钓项目和景点联通起来。“环湖公路建设既要考虑到村民出行方便,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森林植被的损失,严格把握路面的建设质量。” 冉启奎说。同年12月18日,石柱县委书记郑平在石家乡视察环湖路施工现场时,特别建议把环湖路作为安桥村乡村旅游产业链延伸,以“大黄水” 旅游为依托,开发和修缮沿线的旅游景点以及土家特色建筑,丰富旅游内容。2016年初,安桥村委向县級相关部门争取了100万元项目资金,于5月份启动了环湖路一半的硬化工程。今年4月,又开始硬化另一半路面,预计9月中旬,6.6公里环湖路将全面硬化完毕。安桥村凌角组151户的163位土家族村民,从此结束肩挑背磨的历史,出行也方便了。

     村民们围着村支书冉启奎,就在杨礼鱼家开起了院坝会,算上了增收致富账,畅想着路修通后的幸福梦想。每户3000斤辣椒,最少可以增收6000元。糯玉米、南星等至少也可以卖10000元以上。80岁的冉瑞珍老人激动地说:“村党支部为村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实事好事,有了党的关心,把我们梦寐以求的路修通了,安桥村的村民很快就能翻身过上幸福日子了。”村支书、乡人大代表冉启奎、村主任刘巍与村民们商量着,在发展好辣椒特色产业的同时,还要规划发展苹果、核桃等果树,早日实现靠山致富。

                     外出打工仔返乡创业

      2016年,长期在外打工的凌角组村民王瑞权、谭术英夫妇,目堵家乡的变化,投资60万元,在碧波汤漾的安子湖岸边,修起了一栋可接待40余人集餐饮、住宿一体的王家店子农家乐,今年入住爆满,收入达10万元以上。凉水组村民冉云明,对家乡的变化感慨万千,去年,他流转120亩水田,创办起了云眀莲藕家庭种植农场,种植高山错季莲藕,不仅自已收入30多万,而且还为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挣钱的机会。长期在外从事装修行业的石坎组村民杨传武,他看到家乡四通八达的硬化公路,便瞄准家乡山场宽阔的特定优势,干脆回家修起羊圈,筑起两口水塘,干起了养鱼养羊的行当。

       随着基础功能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呈“井喷”式发展的趋势,安桥村 “两委”引导村民充分利用百年沧桑姚家院、碧波荡漾安子湖、悬崖绝壁洞岩寨和人生转世望乡台这些不可多得的自然景区景点,倾情引导村民发展集餐饮、住宿、垂钓、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 到目前,回村创办农家乐的村民已达65家。规模饲养土鸡、麻鸭、白鹅、黑山羊、菜牛的200余户。看着村民们的腰包逐渐鼓胀,村支书冉启奎、村主任刘巍两位代表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