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新闻网·旅新社9月20日讯 (特约记者 张勇) 日前,贵州铜仁地区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湖北省恩施州,贵州省黔东南州,重庆市黔江区、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石柱县、武隆县等地有关负责人相聚一堂,兴高采烈在“黔湘渝鄂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书”签字,此举旨在“加强武陵区域合作,实现资源联动共赢”,加快推进“大武陵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促进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
地处黔湘渝鄂交会地带的武陵山区,有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等特点,这里巴蜀文化、楚文化和云贵高原文化相融,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纽带,亦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地区之一,聚居着2000万左右的土家、苗、侗等各民族同胞。目前,根据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编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抢抓住国家实施新十年西部大开发将武陵山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的机遇,“拥抱成团”大打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加快推动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参加签字的各方代表,就充分利用各地特色旅游资源,本着“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客源互流、信息互通、平等互利、效应共赢”的原则,携手打造大武陵文化旅游经济圈,签订了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从建立协作交流机制、深化旅游营销合作、共建旅游绿色通道与加强旅游人才等4大方面达成共识,其中,彼此还就当前实现无障碍旅游、深化宣传合作、平等优惠政策落实等诸事项签订了协议。
武陵山区素有“多彩武陵、民族百花园”的美誉,曾经有人建议,合作者加快要充分借助国家各类政策,大力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打造武陵山旅游观光“一大九小”大通道——
“一大”是指涵盖和包括三省一市的一条环状中国内陆最美的旅游精品线路。即重庆—三峡水路—宜昌—清江画廊—恩施—永顺—张家界—花垣—吉首—凤凰—铜仁—梵净山—乌江画廊—重庆,全长2186公里。 这条大的旅游精品线路既包括了已闻名于世的长江三峡游、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网”成员梵净山、“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凰等的闻名遐迩的景观,同时又融入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景色绝佳的新观赏景区,以及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姿多才彩的民族风情游,独具特色的边城古镇旅游、宗教旅游、红色旅游、探险旅游、民俗农家乐等。
“九小”是指宜昌—清江画廊—恩施—张家界—吉首—凤凰—梵净山—怀化,梵净山—铜仁—凤凰—吉首—张家界,贵州(凯里)新晃—芷江—洪江—凤凰—吉首—张家界,黔江—来凤—龙山—永顺—张家界,凯里—黎平—通道—龙胜—桂林,宜昌—石门—张家界—凤凰—铜仁—遵义,张家界—龙山—来凤—咸丰—黔江,恩施—黔江—石柱—利川,重庆—道真—务川—印江—梵净山。
“大武陵文化旅游经济圈”如同黔湘渝鄂联合打造的“航空母舰”,这标志着该区域“大手笔、大开发、大产业 、大发展”的旅游产业已是蓄势待发。观察人士认为,铜仁地处湖南“大湘西”、“大重庆”和湖北恩施“鄂西生态旅游圈”的“黄金分割点”上,现今以梵净山为核心的优质旅游产品,颇具市场潜力,后发优势明显,是黔湘渝鄂旅游经济圈的强劲支点,今后铜仁地文化旅游产业一定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