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区风采

-老区好事件

彭水老区打造中国"魔芋之都" 精品出口日韩

发布时间: [2010-11-14 17:29:49]

彭水县打造中国“魔芋之都”,到后年种植20万亩,产值突破6亿

  彭水魔芋种植示范区。 彭水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讯 “你的‘胃口’变大了哟!”在重庆市彭水县平安乡,村民笑嘻嘻地跟熊云明开玩笑。今年,下岗职工熊云明接手了部分外出打工乡亲的土地,将魔芋种植面积扩到80亩。再过一个多月,熊云明的魔芋就要丰收了,他每天都乐呵呵的。 

  “以前,魔芋只是在彭水农民房前屋后零星地栽种,只是大家桌上的一样小菜;而现在,它还成了农民增收的‘金种子’!”彭水农户万元增收办常务副主任李永帆告诉记者,今年彭水有27个乡镇的100个行政村,种了6.4万亩魔芋,能带来2亿多元收入。 

  李永帆介绍,按县里规划,彭水将在3年内打造成中国的“魔芋之都”,到2012年实现魔芋种植20多万亩,产值突破6亿。此外,这些小小的魔芋,还能卖到日本、韩国等地。 

  小魔芋真有大赚头 

  彭水县海拔800米至1500米的山区沟壑纵横,农民房前屋后生长着一种不用精心管理的农作物———魔芋。 

  “这道小菜的价值,是因一家龙头企业的进入被迅速发掘出来的。”李永帆介绍,2007年10月,彭水招商引资引进了重庆天娇农业开发公司,着手对山区特色农业资源进行开发。 

  “当时来到彭水调查,和农民兄弟谈起种魔芋,几乎没人认为这个东西能卖出好价钱。”天娇公司老总周麟当时心里也凉了半截,但彭水人的真诚让他决心“赌一把”。 

  周麟随后花两个月时间,跑完全县39个乡镇,提取了1700多份土壤样本,送到西南大学化验,结果惊喜发现,这里的土壤和气候很适宜种植魔芋,种出的魔芋品质也很好。 

  “我们又对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国际市场对魔芋及其精深产品需求很大。”周麟说,魔芋头可加工成魔芋片,然后加工成魔芋精粉,再从精粉里提取葡甘露聚糖。目前,魔芋精品在国际市场上每吨可卖到7-9万元。而国际市场年需精品4-5万吨,全球产量仅1.5万吨左右。 

  天娇公司因此向彭水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彭水建15万亩魔芋生产基地,并配套建设从生产芋片到精粉、再到精品的生产线。 

  种20亩魔芋能挣5万 

  为扶持魔芋产业,彭水建立了一项保障机制———由公司提前与农民签订好收购合同,由公司提供品种和技术指导,预先定好收购价,让农民种植的收入有保障。 

  2008年,天娇公司与农民订的收购价是每公斤2.2元,还为种植魔芋的13个乡镇各村,每配备了一名专职技术人员,提供由西南大学培育出的优良品种。 

  魔芋开始由房前屋后转移到玉米地套种,既没有占用山区种粮的庄稼地,又增加了收入。 

  山区农民放心种植。棣棠乡四合村的赵开全,去年种魔芋20亩,纯收入5万多元。去年,他把外出务工农民的地租过来,种植了60亩。“他还自己出钱修了一条200米长的公路,收魔芋时车子直接开到地旁。”村支部书记邓科禄介绍,目前四合村种植魔芋达2500亩。 

  芋农“胃口”越来越大 

  “有企业愿意进山来收魔芋,多种几十亩也不怕。”赵开全说,“全村不少人看到有老板要货,原来不种的也拿出七八亩地种魔芋,他们的‘胃口’才是变大了!”赵开全也笑嘻嘻地说。 

  彭水县农委的资料显示:到2009年,全县已建成4.75万亩魔芋生产基地,涉及27个乡镇的100个行政村,魔芋农户平均亩收入3000元以上。而今年,魔芋种植将增至6.4万亩,农户年均可实现单项收入5000至6000元。 

  政府还给种子补贴 

  “魔芋不与烤烟争地,不与牲畜争粮,不与其他产业争资金,实现了协调发展。”彭水县长陈航说,彭水魔芋产业发展的目标是:一年示范、二年积累、三年奠基、四年铺开、五年成型,到2012年建成20万亩魔芋基地,实现单项产值6亿元,成为中国的“魔芋之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彭水又新引进七雨公司专门负责发展魔芋生产。县政府规定,经种植验收合格,政府对芋农按每公斤1元的标准发放种子补贴。 

  精品出口日本韩国 

  “世界的魔芋在中国。”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会长、西南大学魔芋研究中心主任张盛林介绍,全球只有中国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种植魔芋,中国无论规模和产量,都是世界第一。张盛林认为,按现在的发展态势,“中国的魔芋之都在彭水。” 

  据介绍,由于魔芋产品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防癌、减肥、补钙、排毒养颜等功效,“魔芋产品在日本、韩国非常畅销。” 

  目前,在彭水县城旁的一条山沟里,由天娇公司修建的魔芋加工厂已开始生产———从魔芋片到精粉,再到从精粉中提取的精品葡甘露聚糖,都已生产出来。“通过加工,从农民手中收购来的魔芋头,可增值一倍以上,加工出来的精品,都出口到了韩国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