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革命举义旗 建立石柱游击区

发布时间: [2009-08-29 23:32:31]

——记平民革命军在石柱的武装斗争
哈正武

  平民革命军是在中共四川省委领导下组建的一支人民革命武装,从1928年7月到1930年7月的两年间,纵横石柱县西沱、沿溪、黎场、坡口、万朝、鱼池、黄水、黎家、枫木、冷水、悦崃、大歇等10余个乡镇,在石柱县建立了大片的游击根据地,给国民党反动军阀、团阀和地主武装予以沉重打击,震憾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平民革命军的创建人为中共党员秦伯卿。秦伯卿原名秦正树,1898年生于忠县石宝寨一个富绅家庭,1916年留学日本,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积极投身革命活动。1921年毕业归国后,在忠县、成都等地宣传马克思主义。1922年在成都加入吴玉章、杨闇公组建的中国青年共产党,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与中共党员王佑木合办进步刊物《甲子日刊》。同年受吴玉章、杨闇公派谴,打入国民党军阀杨森部,1928年6月在万县策动兵变失败后,从万县潜回故乡石宝寨隐蔽。同年7月中旬,中共四川省委派朱挹清到石宝寨,向秦伯卿传达省委《关于春荒暴动行动大纲》和《关于教匪工作大纲》等文件及开展武装斗争的指示,秦便变卖家产,购置武器,在共产党员吴逸僧的配合下,积极发动群众,筹建革命武装。

石 宝 寨 建 军

  秦伯卿利用石宝寨镇上的袍哥会核心组织“大同社”为基础,团结了当地和与石宝寨一江之隔的石柱县西界沱镇、黎王乡等地一大批贫苦民众,以办团护院为名,挑选20多名精干青年组建了团防队,聘请湖北利川县李宽文“神兵”的教练前来教习刀枪武艺。同时利用晚上给大家宣讲革命道理,提高斗争觉悟,很快就培养了一支勇敢善战的武装骨干力量。与此同时,盘踞下川东的军阀杨森被四川军阀刘湘战败,刘湘所属第三师师长王陵基率部进驻万县。秦伯卿抓住时机,积极利用过去与杨森部属的关系,广招士卒,收罗杨森一些部属到队伍中来。其间,受中共忠县县委派遣,打入石柱县西界沱谭楹安团防大队任中队长的熊明炳,率领其团防中队集体加入秦伯卿的队伍。忠县、石柱、万县一带的青年学生和青壮农民纷纷前来加入,队伍很快发展到200多人枪。1928年10月底,秦伯卿在石宝寨正式竖起“平民革命军”大旗,宣布建立平民革命军,响亮提出“打倒军阀”、“打富济贫”、“抗捐抗税”、“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等革命口号。中共四川省委派朱挹清参加成立大会,并宣读了秦伯卿任司令的任命书。平民革命军下设一个大队,两个中队,金全盛任大队长,邓学尧、熊明炳分别任中队长。

首 打 崔 烈 光

  平民革命军成立后,决定首先打击石宝寨镇上的大土豪崔烈光。说到崔烈光,忠石边区对此人无一不晓。崔烈光年收租谷2000余石,田产遍布于长江两岸的石宝镇和石柱县的西界沱等地。家中豢养一个排的武装,仗着有钱有势,巧取豪夺,霸人田产,欺压良善,无恶不作,石宝寨西界沱两岸许多农民群众受尽了他的盘剥和压榨。1928年11月8日晚,秦伯卿亲率平民革命军包围了崔烈光的家宅,用集束手榴弹炸开了大门,战士们怒吼着冲进了大院,惊慌失措的家丁见平民革命军来势凶猛,纷纷双手举枪,跪地投降。躲在后院里的崔烈光,慌乱之中携妻带子从暗道溜走,逃到忠县城里,向驻忠县的军阀旅长方化南告状,哭求为其报仇血恨。平民革命军攻下崔烈光的家宅,四下搜查未能抓获崔烈光,便将其银钱充作军资,打开粮仓,将1000余石稻谷分发给贫苦群众。同时还张贴告示,历数崔烈光之罪恶,号召广大群众起来与土豪劣绅作斗争。

痛 击 谭 栋 安

  驻防忠县的军阀方化南,惊悉平民革命军举事,怒不可遏,除急忙向上司通报“匪情”外,还命团长谭栋安率本团水陆并进,发誓要剿灭平民革命军于石宝寨,将秦伯卿千刀万剐。平民革命军获悉方化南出兵的消息后,立即向长江南岸的石柱方斗山转移,谭栋安扑了空,气冲牛斗,便将秦伯卿的伯父秦绍寒抓起来关押,声言要交纳2000块大洋劳军方可放人,否则就杀掉。谭栋安是西界沱人,与秦伯卿是至亲,秦伯卿派人给谭捎信,希望谭看在至亲之面,帮助说情放人。谭表面上满口应承,背后又从中作梗,硬逼秦伯卿交出了2000块大洋后才将其伯父赎了身。秦事后了解到,谭栋安不但从中侵吞了800块大洋,还设置了圈套,准备择机捕捉秦伯卿去领赏。秦伯卿得知这一情报后,决定先发制人,决计除掉这个混蛋。1929年3月的一天,探得谭栋安每天都要从团部溜到江家烟馆抽大烟,便派任正炳带领十几名精干队员,利用石宝寨赶集,队员们各挑一担柴禾,将短枪短刀藏于柴捆之中,幺喝着来到街上的江家烟馆卖柴。待与烟馆老板讲好柴禾价钱,将柴挑到院坝里,便一齐拔出武器,迅速砍死了两个在院坝谈笑的保镖,任正炳持枪冲进内室,对正躺在烟铺里抽大烟的谭栋安连开两枪,只见谭“哎哟”一声大叫,用血淋淋的手膀抱住头,顿时满头满脸都是污血。原来这两枪都打在手膀上,谭借势倒在吸烟床上装死。熊明炳以为谭栋安死了,便快速取下谭腰间的手枪,乘烟馆一片混乱之机,率领队员迅速撤离石宝寨。

伏 击 冉 正 本

  平民革命打了土豪崔烈光,击伤谭栋安,时任石柱县七区民团团长、西界沱团阀头子的谭楹安眼见卧榻之侧的平民革命军在其防区内频繁活动,不仅策反了他的一个民团中队,甚至还差点要了其弟谭栋安的命,发誓要消灭平民革命军,提秦伯卿的头,报谭栋安一枪之仇。谭楹安在与石柱第七区区长冉正本密谋策划之后,纠集所辖5乡团防的300余名兵丁,企图配合军阀包围平民革命军驻地横荆林、吊脚楼一带,袭击平民革命军。平民革命军获知消息后,决定首先除掉老谋深算的反动区长冉正本。

  1929年6月10日是王家坝赶集之日,平民革命军派大队长金盛全率数十名精干队员,埋伏于冉正本逢集必至的必经之地芝麻匾。上午10时左右,两名烟贩打扮,在路边假装兜售烟土的平民革命军战士见一人骑马挂枪而来,后面紧跟着几名荷枪实弹的团丁,以为骑马人是冉正本,于是做好射击准备。骑马人对两名“烟贩”起了疑心,策马一冲而过,瞬间已前去了三四十米远,被两名战士在后面连开数枪,将骑马人打下马来。埋伏在附近的大队长金盛全听见枪声,便命战士们一齐向团丁开火,打得几名团丁四散奔逃。跌下马之人趁众人集中火力对付团丁之际,开枪击倒一名追赶他的战士之后,重新跃上马背,朝王家坝街上亡命逃窜。金盛全指挥平民革命军战士追到王家坝上场口时,与前来围堵的另一队团丁展开了激战,打死了3名团丁,缴获了部分武器。待击溃团丁后到王家街上搜查冉正本时,冉已不知去向。后来得知,遭受伏击受伤却又侥幸逃走的骑马人并非冉正本,而是临溪镇团防大队长王洪均。冉正本在前一天就到了王家坝街上未回家,当平民革命军追赶王洪均至街上,又与团丁发生激战时,冉正本正在一家烟馆吸食鸦片烟,平民革命军击溃团丁后在王家坝街上挨家挨户搜查时,冉正本躲进一家农户的红薯窖而逃脱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冉正本成天龟缩在碉堡里不敢出门。

攻 占 西 界 沱

  1929年8月3日,平民革命军在秦伯卿的指挥下,兵分三路向石柱县重镇西界沱进攻。正路由中队长邓学尧率领,从方斗山上的楠木垭直下大树岭,佯攻西界沱上场口独门子,左路由中队长熊明炳率领,从江家岩经马龙桥攻西界沱南侧,右路是平民革命军主力,由秦伯卿亲自指挥,从大树岭直下石槽溪,从北面迂回包抄。西界沱团总谭楹安当时病卧在床,不能上阵指挥,把防守任务交给儿子谭孝宜负责。谭楹安虽懂军事,但次此却错误地判断,攻打独门子的是平民革命军主力,命令谭孝宜带重兵到上场口去抵抗,秦伯卿率主力轻易地攻下石槽溪场,歼灭了石槽溪场守敌之后,命金盛全率一部攻打陡坝子,自己率部直上尖山子,控制了高地。经过激战,三路人马攻进西界沱,歼灭了企图利用巷道顽抗的守敌。谭楹安受吓昏倒在床,被两名心腹团丁从床上拖了起来,在其子谭孝宜和几名团丁的掩护下,一边向追赶的平民革命军还击,一边架着向江边撤退,狼狈地爬上一艘小木船,仓皇逃亡万县。平民革命军攻占西界沱镇后,没收了谭楹安、谭干才、王洪露、谭育生等10余家土豪劣绅的家财,将储藏的粮食分给贫苦群众。同时屯兵西界沱,向群众宣传土地革命政策,号召民众起来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

拦 截 官 粮 船

  平民革命军进驻石柱重镇西界沱期间,时值当年天旱,西界沱及沿江农民收成锐减,饥民众多,民间盗抢事件时有发生。平民革命军虽通过打富济贫救助了不少灾民,但仍不能使大多数贫苦农民摆脱饥荒。正当秦伯卿和西界沱党支部为解决群众饥荒问题而苦思良策时,有情报传来,国民党中粮公司将从重庆运送一批大米下宜昌,秦伯卿当即决定拦截这批官粮船。

  1929年8月9日上午,平民革命军接到时任中共忠县县委书记吴逸僧送来的消息,满载40余吨大米的三艘驳船已过忠县城,正向西界沱驶来,平民革命军随即埋伏于陶家坝下游的长江两岸。中午,当满载大米的三艘驳船经过西界沱时,两岸炮声隆隆,枪声大作,平民革命军用猛烈的火力封锁了运粮船的水路,企图抵抗的押运官兵大多数被击毙,残余兵丁在甲板上举枪投降,三艘米船只好按照平民革命军的指令乖乖靠岸,船员和俘虏被押至西界沱“万寿宫”接受政策教育后释放。秦伯卿命将截获的40余吨大米分给西界沱、石宝寨沿江一带穷苦百姓,并利用此机会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发动群众参加革命队伍,收到了极好效果,30多名青年农民被吸收参加了平民革命军。

  国民党21军军长、军阀刘湘得悉官粮船在西界沱被截,急令驻万县的王陵基限期剿灭平民革命军。王陵基接令急派其部下赵和率一个团奔赴西界沱“围剿”平民革命军。秦伯卿得知消息后,决定避其锋芒,于8月12日率平民革命军撤离西界沱,转移至方斗山楠木垭一带休整。赵和率部赶到西界沱后已不见平民革命军踪影,便指挥队伍在镇上清查平民革命军潜伏人员和参与截船、分粮的群众无果,只好带着一只曾被平民革命军用来分粮的空斗(一种木制量器)回万县交差。

智 斗 谭 孝 宜

  被平民革命军赶到万县流亡的团阀头子谭楹安,与国民党万县军阀王陵基狼狈为奸,合谋再次发动对平民革命军“围剿”。不久,谭楹安委任儿子谭孝宜任西界沱团防大队长,带着王陵基提供的枪支弹药回到西界沱,收拢残部,招收团丁,又重新组建了一支200余人枪的团防武装,任命胡家成、谭干才分任两个中队的中队长,接受在万县的王陵基和谭楹安的共同指挥,扬言要消灭平民革命军。平民革命军见西界沱团防武装死灰复燃,放言要再次攻打西界沱,并将此消息有意透露给谭孝宜。谭孝宜便命胡家成中队在尖山子、拔岩子一带布防,谭干才中队在黄角岩、梯子岩阻击平民革命军正面进攻,把当槽大路留着让平民革命军通过,以便居高临下,伺机歼灭平民革命军。自己则在西界沱月台坝子坐镇指挥,并要求两处互为呼应,待平民革命军一到,就合围歼灭之。

  1929年9月9日凌晨,平民革命军在秦伯卿的率领下进入西界沱北侧,通过石槽溪场向长江渡口前进,乘船向北岸驶去。当谭孝宜率大队人马追至渡口,平民革命军已渡过长江,在万县武陵镇新场上岸,再折回石宝寨一带活动。正在万县养病的谭楹安,得知儿子失去了消灭平民革命军的时机,觉得有失体面,痛骂儿子无能,气怒之下,一病而死。西界沱镇上有个叫杨龄甫的人,在军阀陈兰亭部任军需处长,为了使杨家在西界沱称霸一方,乘谭楹安死去,与西界沱豪绅邓晋民联合向陈兰亭控告谭孝宜通“匪”,说秦伯卿的队伍两次到西界沱,谭孝宜都没有认真组织打“匪”,任意让其抢劫绅粮。杨到处造谭孝宜的舆论,使陈兰亭由不信到信以为真,便派张玉文团长率部将谭孝宜逮捕,并将其团防武装全部缴械。谭孝宜卖了300石租子的田地向陈兰亭行贿,最后才由驻丰都的军阀吴锦堂保释出来,从此再也没有翻过身来。

奇 袭 武 陵 镇

  1929年10月10日清晨,秦伯卿亲率平民革命军长途奔袭,一举攻下了万县重镇武陵镇,全歼武陵镇团防2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并勒令镇上10余家土豪劣绅交出所有金银财物,开仓放粮,通告四方穷苦百姓前来收领浮财,还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土地革命大纲,号召广大群众起来与封建军阀、团阀和官僚地主作斗争,当天就吸收了100多名青年农民加入平民革命军。军阀王陵基在万县得悉武陵镇失守的消息后,震惊之余,火速派20军第3师陈兰亭率部前往清剿。当陈兰亭率部赶到武陵镇时,秦伯卿已率平民革命军撤到了西界沱,陈部廖集云、万伦两团追至西界沱时,平民革命军已退至方斗山楠木桠休整去了。陈兰亭赶到西界沱,令新任团阀杨晓臣、豪绅邓晋民连夜召集周围民团,组成了近2000人的庞大“清剿”队伍,并进行战前动员,发誓要全歼平民革命军于楠木垭。驻守在方斗山楠木垭的平民革命军,在秦伯卿的指挥下,充分利用其陡峭地形,构筑了防御工事,严阵以待,准备迎头痛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

楠 木 桠 反“围 剿”

  1929年10月12日凌晨,陈兰亭指挥大队人马向方斗山的楠木垭进发,天色微明,队伍来到楠木垭山脚下,坚守在山顶上的平民革命军了望哨用三声枪响发出了敌人来犯的信号。陈兰亭指挥联团武装,凭借漫山晨雾的掩护,拨开浓密而高过人头的青草,向平民革命军前沿阵地摸了上来。平民革命军看到阵地前方草丛中大量人头攒动,在离阵地30米时便投以密集的手榴弹,炸得敌军血肉横飞,败下阵去。偷袭失败后,陈兰亭令团防武装在前面开路,廖、万两团紧随其后,向山上发起大规模集团冲锋。由于楠木垭山高达1200余米,坡陡达70余度,平民革命军在半山以上都堆放了许多斗大的擂石,当敌军冲到至阵地50米处时,便推下擂石,这些擂石发出雷鸣般的巨响,爆发出巨大的冲击力,呼啸着滚到坡底,被擂石砸着的人非死即伤,有的一砣擂石连续砸倒多人。这一天,陈兰亭组织了10余次大规模的攻势,都被平民革命军打退。眼看天色已晚,鉴于平民革命军弹药补充困难,不愿久战消耗实力,趁敌人败退之际,秦伯卿指挥队伍经黎家坝转移至七曜山休整去了。而陈兰亭亲自指挥的此次“围剿”,不但未能消灭平民革命军,而且死亡连排长3人,士兵50余人,拖着100多名伤残者灰溜溜地撤回万县。

西 界 沱 会 师

  1930年7月29日,四川工农红军第三路游击队在忠县黄钦坝成立,由李光华任总指挥,王维舟任副总指挥,牛大鸣为前委书记,覃文为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大队,队伍约1300余人。遵照四川省委执行中央“饮马长江、会师武汉”的指示,决定东进鄂西,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汇合。8月4日,三路红军到达石宝寨,在中共忠县县委书记吴逸僧的协助下,迅速解决了部队过江的船只,秦伯卿则在西界沱打击新组建的团防武装,在江岸线一带掩护三路红军渡江。8月6日上午,三路红军顺利渡过长江,到达西界沱镇,与平民革命军在陶家坝胜利会师。当天,三路红军进驻西界沱镇,西界沱党支部积极组织各界人士慰问三路红军将士,西界沱街上群众为过往红军端茶送水,亲如一家。晚上,李光华在西界沱小学召开军事会议,传达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平民革命军与三路红军汇合,增补秦伯卿为三路红军副总指挥”的指示,并对东进路线,给养补充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此,平民革命军汇入四川工农红军第三路游击队,于8月7日从西界沱出发,踏上了东进鄂西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