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赖朝树 罗成友
编者按:
《重庆日报》
初春时节,我们来到酉阳,从干部到普通老百姓,都告诉我们:酉阳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人之变——从不愿干事到敢想敢干
针对这一现象,陈勇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酉阳的发展要有一种5加2(每周5天的上班时间再加上2天的休息时间),白加黑(白天加黑夜)地干的精神才行。“5加2,白加黑只是倡导一种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并非不要干部休息。”陈勇说。同时,县委提出了“敢想敢干,说干就干,干就干成”口号,激励干部的斗志。
县长李方宇讲了这样一件事。去年9月,县委、县政府交给有关部门一个任务:年内,金银山申报成功国家级森林公园,桃花源景区升级为
按照惯例,申报国家森林公园和升级景区一般都要提前一年申请,而且现在这两个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还很繁重,有关部门感到十分犯难。
“这个任务一定要完成。”陈勇对县委和有关部门下了死命令后,一方面组织人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县委书记亲自跑到国家相关部委汇报情况。年底前,两项申报都成功了。
这件事情让酉阳的干部和老百姓都看到了只要敢想敢干,说干就干,就能把事情干成,也认识到只有在干中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我虽然受到过免职的处理,但我从内心服了。”今年1月中旬就任县畜牧兽医局局长的原县农业局局长晏文学说。
去年8月,晏文学在准备一个农业工作现场会时,因未到一处参观点实地查看,导致参会人员的车辆不能到达,影响了会议效果,当晚就被免去局长职务。
晏文学开始想不通。可县委把他派到沿海地区学习,亲眼看到了沿海地区干部那种对工作尽心尽责,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反躬自省,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回来后,在县农业结构调整办公室副主任的位置上干出了成绩。5个月后,又被重新提拔到新岗位上任职。
今年1月,江丰乡党委书记因招商引资等工作干得出色,被安排到了县交通局长岗位上。与他同时被任用到重要岗位上的一批人,都是干出了业绩的干部。这个导向,让酉阳的干部看到,只要埋头干,就会有奔头。
山之变——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县
这个工业园的规划是5.5平方公里,在酉阳,工业园区所属的板溪轻工业园、小坝全民创业园、龙潭江丰重工业园、麻旺渝东南现代物流园已经全面启动建设。
酉阳虽然是我市幅员面积最大的区县,但地处山区,90%以上的面积都是山,矿产资源匮乏,历来都认为只能是一个农业大县,在工业上不可能有大的作为。
陈勇到酉阳后,通过认真调研,并与县委一班人商量后,果断地提出了“工业强县”战略,把工业强县放在了林牧富县、旅游兴县、环境立县四大战略之首。
“事实证明,工业强县的战略走对了。”担任工业强县战略指挥长的县长李方宇说,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工业已成为酉阳发展最快的一项产业。
板溪工业园在8天内完成征地丈量1500亩,10天与农户完成征地协议签订,90天完成四纵七横
工业强县已经开始推动酉阳的经济出现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开工项目达到126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51%,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了60.5%。
城之变——从脏乱小城到平安靓城
2008年6月,在县委召开的调研会上,干部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就是县城的社会治安不好,老百姓没有安全感。
“社会治安不好,实质上是发展环境不好的体现。因而,我们决定从这里入手,进行突破。”陈勇说,县委一班人商量后,决定启动“酉安一号”行动。
7月初,“酉安一号”行动启动。县公安局副局长刘江说,县委书记、县长与公安干警一起,战斗在整治社会治安的第一线。
仅用一个月时间,县城的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到“酉安6号”行动时,酉阳的社会治安秩序、老百姓的安全感,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整治社会治安秩序突破后,县里又开始进行影响发展环境的城市环境整治,启动旧城改造。
在城市形象的改变上,首先在城西主干道实施灯饰工程,使县城亮了起来;对县城的主干道进行油化,并实行24小时保洁,改变了脏乱差的形象。
酉阳的旧城拆迁改造多年来都未启动起来,在全长
“我们要让‘非洲’也变成‘欧洲’。”县委去年开始推进旧城拆迁改造工程。
在“阳光拆迁、和谐拆迁、以情拆迁、依法拆迁”的原则下,酉阳破解了多年都未解决的难题。在90天时间里,顺利拆除了16万平方米的危旧房、2.
影响酉阳发展环境的第三个难题是诚信。多年来,酉阳都存在着拖欠贷款的现象,其中相当部分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及其亲属拖欠。拖欠导致金融部门对酉阳的贷款进行“制裁”,影响了酉阳的发展。
“酉阳要塑造诚信的形象。”县委提出开展清收拖欠贷款和电信资费的行动,以此作为“诚信酉阳”的突破口。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就清收回7000多万元的拖欠贷款和电信资费,市里金融部门因此重新向酉阳授信贷款3亿多元。
民风之变——从人心涣散到民心凝聚
酉阳人有建“活人墓”和豪华墓的陈规陋习,在庙溪乡,嫁女时还有陪嫁墓石到男方给公婆修墓的习俗,以显示家庭的富有。
在县城旁边的山坡上,已建起了近千座“活人墓”和豪华墓,最大的墓占地
县委决定拆除这些“活人墓”和超标豪华墓。为了打好这场硬仗,县委宣传部组织媒体,展开移风易俗、改善发展环境的宣传,县委又召开老干部会,讲清道理。经过两个多月的宣传教育,这场硬仗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我们都是经过党教育多年的干部,一旦意识到这是为了全县的发展,哪怕就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会全力支持。”原县政协主席,已70岁的戴相惠说,他和抗战时就参加革命的南下老干部李家叙一起,率先拆除自己的“活人墓”后,带动了其他干部和老百姓拆除。
老干部率先带头,其他人纷纷跟上。仅用了15天时间,县城旁边山上的497座“活人墓”和487座超标准的豪华墓就顺利地被拆除了。
县城“活人墓”和超标豪华墓拆除后,各乡镇的农民也自觉地拆除,到目前为止,全县1000多座“活人墓”,90%都已拆除。
“老百姓的心凝聚到发展上来后,变成了酉阳跨越式发展最大的动力。”陈勇说。在龙潭镇赵世炎烈士纪念馆环境整治工程中,53户拆迁户在15天内就完成了拆迁;原定两年完成的农村通村公路建设工程,在老百姓的支持下,2008年就完成了71.8%。
观念之变——从固守大山到走出大山
“这变那变,归根到底都是酉阳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已在酉阳工作了8年的李方宇感慨地说。
从固守大山变为走出大山——多年来,招商引资只是挂在酉阳人嘴上的一句话。去年7月,县里组建起招商局,
从伸手要钱变为用发展来拯救自己——以前,酉阳人总是以自己的贫穷为理由,向市级有关部门要钱要物。而现在,酉阳人转为要发展项目,要发展的政策,通过加快发展来改变贫穷的面貌。
从无所用心变为有所作为——长期以来,酉阳人都认为,酉阳的资源禀赋差,地处山区,在发展上不可能有大的作为。现在树立起想干事、干成事的观念后,找到了锰矿等矿产资源,建起了四个工业园。只要想做的事,都干成了。
从懒惰散漫变为用知识改变命运——上班后再到街上吃早饭,下班后沉溺在牌桌上,这是以前酉阳人生活的写照。而现在,酉阳人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业余时间,专心读起了《自动自发》、《把信送给加西亚》、《高效能人的七个习惯》等书,用知识充实自己。
从不思进取变为盼发展求富强——以前,酉阳的干部群众有自卑感,干事畏首畏尾、不思进取。现在,群众在盼发展,干部在思发展,干群同心求发展。